圖:GUM常務董事陳銳隆(左)及首席投資總監劉嘉鴻。
【大公報訊】內地及香港股市造好下,帶動強積金首三季回報創近8年新高。GUM公布今年首三季強積金成績表,期內「GUM強積金綜合指數」上漲15.8%報284.1點,即年初至今打工仔人均回報勁賺4.3萬元,超過2024全年人均回報一倍。GUM首席投資總監劉嘉鴻指,內地與香港股市估值仍吸引,料本季續向好,可望帶動今年強積金回報達18%至20%,人均回報或高見5萬元。
截至2025年9月30日,強積金表現優異,三大GUM資產指數及26個附屬基金類別連續兩季錄得正回報,其中大中華股票基金、香港股票基金(追蹤指數)及香港股票基金的升幅分別達38.1%、37.2%及36.9%。第三季度,內地及香港股市持續領先,恒生指數一度突破27000點。
進取打工仔可選AH股基金
劉嘉鴻表示,年初至今,所有強積金基金均為成員帶來盈利,無一虧損。展望第四季,儘管中國經濟數據疲弱,但AI概念持續升溫、中美談判有進展,中央政府的刺激政策令人期待。被問到第四季策略時,他表示,高風險成員可考慮配置內地、香港或大中華股票基金,以捕捉潛在升幅;若看好美股但對當前估值有顧慮,則可以選擇環球股票基金以分散風險。至於中風險成員可選擇內地與香港股票比例較高的混合資產基金,而風險偏好較低的成員則可繼續配置保守基金以保本,但需注意拆息回落可能會影響未來回報。
GUM常務董事陳銳隆指出,大中華市場領漲,公司依然看好此趨勢,而債券基金的漲幅已經反映在價格中,未來上升空間有限;若美國通脹回升,債券基金可能會面臨下跌。至於資金流向,他提到資金流向固定收益產品較多,成員表現較保守,但相信隨着股票基金造好,資金會慢慢轉向流入高風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