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追蹤/兩周三宗走犯 議員促加強押解培訓

時間:2025-10-09 05:01:42來源:大公报

  圖:(左)廣華醫院、(中)北區醫院、(右)秀茂坪警署

  警方近日發生連串走犯事件,3名疑犯在過去兩周內,分別因警方「擺烏龍」、疑犯訛稱如廁、疑犯行經警署停車場時趁機逃走匿藏,脫離警方控制。其中一名毒犯脫逃逾30小時,所幸警方及時尋回所有疑犯及拘捕羈押。有議員認為,警方需要加強押解程序培訓,並善用科技以減低走犯風險。\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

  首宗走犯發生在上月25日晚的廣華醫院。一名非華裔男子涉嫌醉酒並持刀揮舞被警方拘捕,他被押解到廣華醫院接受治療,被證實無大礙。其間,兩名輔警到醫院接手看管該名男疑犯,並在男子檢查無礙後,「擺烏龍」將他釋放。但很快驚覺處理有問題,警方即趕到疑犯住所,將他帶回警署。有人事後報稱,交接期間未獲告知對方是被捕人士。

  警方強調必嚴肅跟進事件

  警方非常重視事件,正跟進調查,強調有既定程序處理案件及被捕人士,若發現有個別人員涉嫌違反相關程序或指引,定必嚴肅跟進。

  第二宗走犯發生於本月6日的北區醫院。一名早前涉嫌無牌駕駛毒品快餐車失控撞燈柱的18歲姓鄧的男子,在還押期間,報稱不適,被押往北區醫院治理。至6日下午5時許,鄧謊稱如廁並借機突然逃脫。警方經深入調查及翻查閉路電視片段後,在昨日凌晨1時許,以涉嫌「從合法羈押逃離」在屯門區將其拘捕,他正被扣留調查。

  第三宗走犯發生在本月7日的秀茂坪警署。一名32歲女疑犯,涉及6月17日1宗傷人案,被警方通緝。至周一(6曰),她因涉嫌藏有冰毒,在港島東區被捕並發現她是通緝犯,於是移送到秀茂坪警署,交予負責傷人案的探員跟進調查。據悉,她被帶返警署後無戴手銬。當負責的探員對她落口供後,將她帶回羈留室,行經警署內的停車場時,她趁警員不為意逃走,並匿藏在警署內,伺機離開。約10分鐘後,其他警員在警署樓梯發現她,隨即將她拘捕。

  議員倡為犯人戴電子腳鐐

  據了解,按警隊規定,押解疑犯時要由兩名警員看守,不論有否戴上手銬,犯人不應離開視線範圍,除非已被羈留。犯人行走範圍亦有規定,如剛被帶返警署,他們需行特別通道,不會進入公眾範圍,以免影響其他市民或有逃走機會。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楊永杰表示,大家做了那麼多年押解程序,理應非常熟悉,正因為是非常熟悉,可能令相關警員放下警戒心。他認為需進一步加強整體的押解程序培訓,並善用科技,包括為脫下手銬的犯人戴電子腳鐐,減低逃走風險。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梁俊傑指出,訓練及程序已足夠,面對每個疑犯,押送人員都應要百分百專注,事件可能是出現某些疏忽,或不留心所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