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加沙民眾9日得知達成首階段停火協議後在街頭慶祝。右圖:以色列民眾9日在特拉維夫慶祝被扣押人員即將歸來。\法新社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和以色列9日達成第一階段加沙停火協議,內容涵蓋促成戰爭結束、以色列被扣押人員與巴勒斯坦囚犯獲釋、以色列撤軍、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進入加沙地帶等。國際社會普遍對雙方達成協議表示歡迎。然而,以軍9日仍對加沙發動襲擊,停火協議能否順利落實有待觀察。分析人士指出,協議很多細節尚不清晰,以色列可能會找藉口繼續在加沙駐軍並重新發起軍事行動。
【大公報訊】美國總統特朗普8日晚搶先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哈馬斯與以色列達成首階段協議的消息,並聲稱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員將很快獲釋,以軍也將撤回至「商定的界線」,各方都將得到「公平對待」。新一輪加沙停火談判斡旋方9日凌晨宣布,已達成一項「涵蓋加沙停火協議第一階段所有條款和實施機制」的協議。哈馬斯方面人士透露,該組織計劃用20名被扣押人員交換約2000名被囚人員,交換應在協議實施後72小時內進行;停火前5天,每天至少有400輛貨車的援助物資進入加沙,之後運送物資的貨車數量將增加。
據以媒報道,哈馬斯等巴勒斯坦派系目前扣押48名以色列人,其中20人還活着。哈馬斯已提供大約20名倖存被扣押人員的信息,仍在尋找部分已故被扣押人員的遺體。在哈馬斯釋放所有被扣押人員、移交所有能找到的遺體後,以色列將開始釋放巴勒斯坦被囚人員。但以色列不會釋放直接參與2023年10月7日襲擊以色列的巴武裝人員。以軍撤至商定的界線後,將繼續控制加沙地帶53%的領土。
傳特朗普將訪問中東
埃及媒體9日稱,停火協議已生效。以色列政府發言人隨後表示,停火要在以色列內閣當晚開會批准協議後24小時內才會開始,並強調哈馬斯要求釋放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領導人巴爾古提不在此次人員交換名單中。以官員透露,被扣押人員預計在72小時內,即12日或13日獲釋。以色列國防軍9日凌晨發表聲明歡迎協議達成,隨後在9日下午稱,軍方已經為履行協議進行撤離準備。
美國官員9日向CBS透露,特朗普計劃前往以色列與埃及,見證停火協議簽署儀式。白宮發言人萊維特亦在聲明中指出,特朗普正「考慮周五前往中東」。
國際社會普遍歡迎雙方達成協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敦促有關各方全面遵守協議條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希望盡早實現加沙全面永久停火,有效緩解人道危機,緩和地區緊張局勢。中方主張堅持「巴人治巴」原則,推動落實「兩國方案」。歐洲多國及澳洲、新西蘭等國均對協議表示歡迎。
外界憂停火前景脆弱
在特拉維夫,被扣押人員的家屬聚集慶祝。加沙民眾對停火協議反應不一,一些人在街頭歡呼,另一些人仍心存疑慮。一名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說:「我不敢相信我們活了下來。我們只想回家,即使家園被毀,也要重建,要繼續生活。」據半島電視台報道,加沙多地9日仍遭到以軍襲擊。加沙當局提醒民眾暫時不要重返家園。以軍在社交媒體警告稱,加沙北部仍是「危險的戰區」。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達成的協議並非全面持久的和平協議,且很多細節尚不清晰,可能「作用有限且脆弱」。特朗普派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和自己的女婿庫什納介入談判,但美方嚴重偏袒以色列,為停火前景埋下隱患。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巴勒斯坦問題負責人哈提卜說:「戰爭遠未結束,我們也不知道這一階段結束之後會發生什麼。」
以色列與哈馬斯今年1月曾達成停火協議,但第一階段停火結束後雙方未能就後續協議達成一致,以色列於3月恢復對加沙的大規模襲擊。有分析指出,此次雙方達成的協議也可能重蹈覆轍,以色列隨時可能找藉口重新發起軍事行動。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