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亞洲品牌大會昨日在港舉辦,並發布2025年《亞洲品牌500強》年度報告。
【大公報訊】亞洲品牌大會昨日(24日)在港舉辦,主辦方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在會上發布了2025年(第二十屆)《亞洲品牌500強》年度報告,共有2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級品牌入選,當中豐田、國家電網、三星名列前三,至於中國、日本和韓國是入選品牌最多的三個國家。值得一提的是,《大公報》秉持着堅定信念及優秀的品牌影響力連續第十九年入選。
世界品牌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席、牛津大學教授斯蒂芬.沃格(Prof. Steve WOOLGAR)分析,評價亞洲品牌影響力的基本指標包括市場佔有率、品牌忠誠度和亞洲領導力。
此次亞洲品牌500強共有20個國家和地區的品牌入選,中國(包含港澳台)入選的品牌共計217個,佔整個亞洲品牌500強的43.40%,位居第一,其中中國內地入榜品牌有178個;日本有129個品牌入選,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的是韓國,入選45個品牌。斯蒂芬.沃格認為,亞洲擁有48.6億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60%,其中中國因擁有更為強大的基礎設施、龐大的中產階層以及完善的供應鏈系統,是最值得關注的市場,外國品牌投資中國能獲得更多的回報。
世界品牌實驗室還連續十三年對亞洲各國國民的消費者忠誠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各國國民的消費忠誠度相去甚遠。日本消費者的國民品牌忠誠度依然最高,高達84%;韓國排名第二,忠誠度達73%;中國內地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熱度持續走高,由十多年前的36%增長至71%,排名第三。
AI驅動創新 提升品牌價值
人工智能(AI)的發展對商業模式帶來新機遇和新挑戰。參與發布會的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營銷學教授薩拉.金(Sara KIM)認為,亞洲品牌在全球關稅壁壘下,可以通過提升生產管理來降低成本和庫存風險,實施敏捷供應鏈策略。此外,借助AI驅動的產品創新能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偏好,從而提升品牌價值。對於正處於全球化上升期的亞洲品牌而言,能否有效吸收、運用並引領AI驅動的變革,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它們未來在全球市場的話語權。
斯蒂芬.沃格也認為,全球貿易環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特別是2025年美國對亞洲進口商品徵收的高關稅,這導致亞洲品牌出口成本上升、市場准入受限,並加劇地緣政治摩擦。亞洲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面臨壓力,但也催生了創新機遇,其中人工智能正在成為重塑全球商業格局的底層力量,AI已經不再只是技術工具,而是直接決定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