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香港作為亞洲區內重要的物流樞紐及聯通內地與全球貿易的重要門戶,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生產力局首席技術總監張梓昌表示,今年施政報告強調要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助力企業拓展國際市場。越來越多內地企業積極拓展「一帶一路」及全球南方市場,而香港物流業不僅承擔關鍵橋樑角色,更是推動高質量轉型的重要力量。
張梓昌提到,生產力局今年成立「The Cradle出海服務中心」正是要協助本地和內地企業更有效開拓海外市場,為物流業創造高質量發展機遇,面對未來運輸及物流業對高效及可持續發展的雙重要求。
據悉,該中心主要提供「出海6招」助應對挑戰,包括智能生產,協助遙距工廠管理自動化、政府資助計劃如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EMF)等諮詢服務等,成立首月便與超過20個機構建立合作,並接獲28宗企業出海查詢。
蔡傑銘:發展智慧港口提升競爭力
此外,運輸及物流局常任秘書長蔡傑銘表示,特區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現代物流發展,並銳意將香港打造為可持續國際智慧物流樞紐。由新發表的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可見一斑。他又謂,智慧物流基於數據,而港口社區系統項目早前亦已啟動,相信將促進香港港口社區數字化和業界信息互聯互通,推動智慧港口發展,鞏固及提升香港港口的競爭力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蔡傑銘進一步指出,在資金方面,特區政府自2020年推出「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資助先導計劃」,並於2024年優化計劃,為每間合資格物流服務供應商提供最高200萬元的資助,用於購置或制訂科技方案,以及相關的環境、社會及管治(ESG)顧問服務和項目培訓。自該計劃推出以來,已發放超過1.7億元,惠及超過230間企業,他呼籲業界善用政府向業界提供各種資源和支援。
貿易及物流業是香港的支柱產業之一,佔本地生產總值的18.8%。由生產力局主辦的「物流科技博覽2025」活動昨日舉行,吸引逾千名參與者到場,參會規模較去年增長超過一倍,逾60家參展商展示智慧物流、綠色供應鏈,以及數字化解決方案等前沿物流科技,這些領域與施政報告中推動港口綠色化和數字化、建立現代物流圈等政策方向緊密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