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劉蕊河南報道:橫跨歐亞的「空中絲綢之路」再迎里程碑。盧森堡當地時間9月12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委會與中國銀行(歐洲)、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標誌着「鄭盧空中絲路」從貨運暢通正式邁向金融互聯互通,開啟內陸開放新版圖。
據悉,這是「空中絲路」首個金融賦能三方合作方案,亦是繼鄭州航空港獲批全省首個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雙試點」、落地首隻河南鄭盧空鐵「雙樞紐」基金後,中原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又一標誌性動作。
根據協議,三方將依託盧森堡國際金融中心優勢及航空港QFLP政策紅利,共建跨境資金通道,重點在離岸金融、跨境基金、國際資本引入等領域深度合作,為港區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等產業提供全鏈條、定製化金融服務,並聯手赴歐舉辦路演,向全球投資者遞出「中原名片」。
河南省發改委負責人指出,此次「內陸試驗區+歐洲金融中心+百年中資行」的鐵三角組合,將有效打通政策、資本與市場,既為豫企「走出去」提供系統化金融支持,亦為歐洲資本「引進來」鋪就高速通道,進一步鞏固鄭州航空港「歐亞資金流、物流、信息流」樞紐地位。
金融賦能內陸開放新路徑
業界認為,鄭州與盧森堡合作探索出的「金融賦能內陸開放」新路徑,有望成為全國可複製推廣的「中原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