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反法西斯戰爭經典影片

時間:2025-09-04 05:01:43來源:大公报

  圖:反法西斯戰爭經典影片

  《南京照相館》

  中國導演申奧執導,2025年上映。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在至暗時刻,吉祥照相館成了一群普通百姓的避難所。戰亂中逃生的郵差阿昌被日軍攝影師誤認為是照相館的工作人員,逼迫他沖洗底片。在沖洗底片過程中,那些記錄着日軍屠戮暴行的照片逐漸顯影,背後承載着南京無數生命的慘死和無數家庭的破碎。最終,阿昌與照相館老闆老金以生命為代價,保留下了這段歷史的真實記憶。

  《血戰鋼鋸嶺》

  (港譯:《鋼鋸嶺》)

  美國導演梅爾.吉勃遜執導,2016年上映。

  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影片中,戴斯蒙德不願意在前線舉槍射殺任何一個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其他戰士們的排擠。儘管如此,他仍堅守信仰及原則。1945年,戴斯蒙德隨部隊前往沖繩作戰,在攻打鋼鋸嶺的戰役中,美軍傷亡慘重,他不顧個人安危穿梭於槍林彈雨之間,以自己的微弱之力,將75名受傷戰友最終奇跡般地運送至安全之地。

  《鋼琴家》

  (港譯:《鋼琴戰曲》)

  法國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執導,2002年上映。

  才華橫溢的鋼琴家斯皮爾曼在華沙電台演奏蕭邦的《夜曲》時,納粹的炸彈落下,波蘭淪陷。斯皮爾曼全家被驅趕至猶太隔離區,他目睹了納粹的隨意射殺、飢餓與屈辱,被迫在廢墟中掙扎求生。1944年華沙起義失敗後,城市淪為廢墟,瀕死的斯皮爾曼在藏身之處被一名德國軍官威爾姆.霍森菲爾德發現。軍官得知其鋼琴家身份後,並未傷害他。斯皮爾曼以一曲破碎的蕭邦《第一鋼琴敘事曲》觸動了軍官的人性,後者此後持續為他提供食物直至德軍撤離。影片最終以斯皮爾曼重獲自由,而施助者霍森菲爾德則死於蘇聯戰俘營。

  《拯救大兵瑞恩》

  (港譯:《雷霆救兵》)

  美國導演史提芬史匹堡執導,1998年上映。

  影片以諾曼第登陸為開場,長達27分鐘的血腥搶灘場面重現了二戰戰場令人窒息的真實感,被譽為影史最真實的戰爭描繪之一。故事核心圍繞米勒上尉帶領一支八人小隊深入敵後,尋找因三位兄長全部陣亡而獲准回家的空降兵詹姆斯.瑞恩。隊員們最初對「用八條命換一條命」的任務價值產生質疑,但在穿越戰線過程中逐漸理解其象徵的人道主義精神。最終小隊在守衛橋樑的慘烈戰鬥中幾乎全員犧牲,瑞恩被成功救出並銘記這份用生命換來的恩情。

  《美麗人生》

  (港譯:《一個快樂的傳說》)

  意大利導演羅伯托.貝尼尼執導,1997年上映。

  猶太青年圭多以幽默與熱情追求心上人多拉,兩人組建家庭後,與兒子喬舒亞過着溫馨生活。1944年,納粹迫害猶太人,圭多和喬舒亞被強行送入集中營。為保護兒子免受戰爭創傷,圭多謊稱這是一場「積分贏取坦克」的遊戲,用誇張的表演掩蓋集中營的殘酷真相。最終圭多為尋找多拉被納粹殺害,但直到最後一刻仍用滑稽步伐給兒子傳遞「堅持遊戲」的信號。

  《辛德勒的名單》

  (港譯:《舒特拉的名單》)

  美國導演史提芬史匹堡執導,1993年上映。

  1939年,納粹德國入侵波蘭。奧斯卡.辛德勒是一名富有的德國商人,他的工廠是納粹軍隊的供應商。隨着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升級,辛德勒良知逐漸甦醒,他開始不惜重金賄賂軍官,以「生產軍需」為由保護工人,列出一份1200人的「生產必需」工人名單,將他們轉移至家鄉的工廠避難。這些人因為在辛德勒的工廠工作,避免了被送往集中營。戰爭結束時,辛德勒已傾家蕩產,獲救的猶太人集體贈予他一枚刻有「救一人即救全世界」的戒指,感念其義舉。

  《攻克柏林》

  (港譯:《柏林淪陷》)

  蘇聯導演米哈依爾.齊阿烏列里執導,1950年上映。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到1945年3月底,德國法西斯已處在最終滅亡的前夕。蘇聯軍隊在東歐各國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下,消滅了德軍的大量有生力量,攻佔了德國東部地區,為攻克柏林創造了條件。德軍此時雖然已成強弩之末,但希特勒仍然企圖負隅頑抗。經過晝夜的激戰,蘇軍突破了德軍的三道防線,逼近柏林防禦圈,最終德軍停止抵抗,柏林戰役宣告結束。

  大公報記者張帥整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