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行推出18項舉措,為建設現代化產業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圖為日前內地舉行的大學生機器人大賽舞蹈專項賽。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受訪專家認為,在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關於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意見》涵蓋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各方面,充分體現政策制定者對產業生態的深層思考,有利於中國工業轉型升級,為新型工業化建設起到積極效果,以最終實現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標。
FOST首席經濟學家馮建林指出,《意見》內容全面,針對信貸、債券、股權、保險等方面均作具體部署,同時就各類政策之間的聯動作明確要求,對各方面工作也做了具體部署。《意見》豐富了金融支持製造業的政策體系,有利於中國工業轉型升級,有助新型工業化體系建設,將為新型工業化建設起到積極效果。
內地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意見》目的或在於構建與新型工業化發展相適應的金融體制,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宋清輝相信,《意見》的實施將對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產生深遠而積極的影響。一是大量金融資源或將更有針對性地流向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以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新興產業培育。二是「耐心資本」的引入和對硬科技企業的傾斜支持,將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保障。三是「脫核」模式、數據信用、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創新模式,將有效緩解製造業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有助激發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
宋清輝指出,《意見》是綱領性文件,下一步需要各部門和金融機構出台更具體、更具操作性的實施細則,並進一步明確支持標準、流程和評估機制,以確保政策能夠真正惠及企業,避免「一刀切」或政策空轉。馮建林也提到,不能指望貨幣金融政策解決一切問題。他認為,7月末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保持流動性充裕,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行。上述表述隱含了降息的政策意圖,預計本季末或下季度初,當中國經濟減速壓力相對明顯時,人行或可考慮對貨幣政策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