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7月百城新房均價按月升0.18%,其中一線城漲0.36%。\大公報記者倪巍晨攝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內地樓市雖仍處「磨底期」,但已現邊際改善跡象。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得益於部分核心城市優質項目入市,7月內地百城新建住宅均價錄每平米16877元(人民幣,下同),按月漲0.18%、按年漲2.64%。當月,在掛牌量持續高位背景下,百城二手房市場負向循環已有改善,其中,一線城市住宅成交表現顯著優於二三線城市,綜合短期供求關係判斷,一線、新一線城市有望完成「止跌回穩」目標。
分城市類型看,7月一線城市新房價格按月漲0.36%,二線城市新房價格按月漲0.23%,惟三四線城市新房價格按月跌0.19%。二手房市場方面,7月核心城市二手房交投保持一定活躍度,但短期價格依然承壓;具體看,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按月跌0.61%,二線、三四線城市二手房價按月分別跌0.84%和0.77%。
二手住宅價格仍受壓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院長袁海霞認為,今年以來內地住宅市場「價格下降、信心不足、銷售低迷、資金受限、投資下滑」的負向循環已有所改善,但尚未完全打破。綜合短期供求關係,一線、新一線城市有望完成「止跌回穩」目標,但大部分城市房價恐仍承壓,房地產市場復甦分化或是新常態。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提醒,近期一些城市對樓市政策予以優化調整,但在市場淡季環境中,利好政策短期兌現概率微,市場或續縮量行情,該現象將進一步強化二手房價格端的讓步。穆迪高級分析師楊柳相信,內地樓市正逐漸發生變化,未來住宅市場政策或續強化,包括加強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協同,以及加強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等。
中國指數研究院指出,7月上海、深圳等城市優質地塊土拍熱度延續,相關項目入市後有望繼續對市場構成支撐,「下半年在較強基本面支撐下,核心城市樓市料保持一定韌性,但城市與區域間的市場分化行情也會延續」。
仲量聯行中國區研究部住宅市場負責人盛秀秀預計,一線城市新入市商品住宅項目成交表現或進一步分化,核心區位優質項目憑藉地段稀缺性,以及較強的產品力將繼續受到購房者青睞,而其他新項目的去化速度或續放緩。她並指,在新房限購政策持續放鬆背景下,高端新房成交均價有望延續小幅升勢,但二手高端住宅價格仍將承壓。
目前全國僅北京、上海尚保留部分限購政策。袁海霞指出,限制性政策不利於需求的釋放,未來應在商品房領域全面取消限購限貸,釋放全部需求。她建議,通過降低首付比例、調降存量房貸利率、提高公積金信貸額度、放鬆落戶限制、降低交易稅費等方式,加大對改善型住房需求的政策和信貸支持,通過一線城市樓市企穩,帶動全國樓市整體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