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香港競爭力系列/港次季GDP增3.1%勝預期 連升十季

時間:2025-08-01 05:01:50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GDP增速

  在「一國兩制」及「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下,香港經濟欣欣向榮。特區政府公布預先估計數字,今年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同比實質升3.1%,不但勝預期,更連續十個季度上升,反映香港有開放、安全、穩定、可靠、高效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令經濟持續向好。商會人士指出,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環境下,香港經濟穩中向好,主因是香港發揮超級聯繫人和增值人的角色,既吸引外商透過香港開拓內地市場,而內地企業亦視香港為走出去的橋頭堡,促使香港經貿及金融表現出色。\大公報記者 李信

  特區政府消費開支第二季按年升2.5%,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升2.9%,而私人消費開支升1.9%。中金公司中金研究院董事總經理趙揚表示,增速最快的行業為金融及保險業,達到4.4%,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港股交投活躍。其次,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業合計增長4.2%。其中,進出口貿易增長達6.2%,原因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對等關稅」在4月生效,部分貿易活動提前於第一季度進行。同時,批發及零售業按年下降8.2%,這是造成經濟數據與本地居民切身感受有所差異的主要因素。

  中金:金融市場活躍帶旺經濟

  趙揚指出,隨着中國企業持續展現創新能力,中資資產的估值進一步獲得投資者認可,而恒指第二季度整體上升,交易量亦處於高位,因此由金融活動帶動的GDP增長預料將保持在較高水平,本港經濟正逐步回暖。他預計,本港的進出口貿易將穩步增長。隨着「中國製造」與「中國創新」在全球的地位不斷攀升,本港金融市場有望持續向好。金融業的復甦將進一步帶動本地整體經濟改善,並對其他相關經濟活動產生正面影響。隨着全球地緣政治政策塑造新的經濟格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雖面臨多項挑戰,卻同時蘊含發展新機遇。穩定的經濟環境有助國際社會持續看好香港,進而提振本地就業市場與服務業,推動香港經濟邁向更全面的復甦。

  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會長黃達勝表示,多方面數據顯示香港經濟穩步向好,例如: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居前列,今年新股集資額暫列全球首位,截至本月中近1300億元規模;股市穩步向好,港股年內累升逾25%;去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數目大增10%,總數接近一萬間,初創企業數目接近4700間,兩項數字均創歷年新高。「外圍環境好差,但香港既聯通國際,又背靠祖國,且實行普通法,成為外商打入內地的橋頭堡,也是內企走出去的首選之地,因此企業普遍看好。」

  私人消費開支止跌回升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外部需求表現強韌,加上美國關稅措施暫時有所緩和,帶動「搶出口」效應,整體貨物出口增長加快。受惠於訪港旅遊業強勁增長、跨境運輸量進一步擴張,金融及相關商業服務活動在本地股市暢旺下表現活躍,服務輸出繼續顯著擴張。本地方面,受本地消費市場回穩所支持,私人消費開支在連續四季下跌後恢復溫和增長。同時,整體投資開支隨着經濟擴張而進一步上升。

  展望未來,亞洲尤其是內地經濟持續穩步增長,加上特區政府提振消費氣氛、吸引投資、開拓多元化市場,以及推動經濟增長的措施,將會繼續為香港各個經濟環節提供堅實支持。然而,外圍環境不確定性持續,美國減息步伐未明朗亦會影響投資氣氛。此外,「搶出口」效應預期會在今年稍後時間消退,香港經濟往後的表現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這些因素如何演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