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半年金融數據表現
內地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12.9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2.83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4.74萬億元,大增26.2%。截至6月末,M2(廣義貨幣)同比增長8.3%。中國人行副行長鄒瀾昨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從上半年的金融數據看,金融總量合理增長,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低位下行,信貸結構持續優化,金融市場韌性增強,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的效果比較明顯。下階段,人行將進一步落實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抓好各項已出台的貨幣政策措施執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分析認為,得益於政府融資的提速,上半年社融增速顯著好於信貸增長,惟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仍待改善。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提到,短期信貸增速的明顯放緩,以及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尚未獲充分解決,下半年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仍需要改善。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院長袁海霞指出,中國貨幣政策料續適度寬鬆的總基調,下半年存在1至2次降準降息的機會,9月和10月或是較佳的時間窗口期,且不排除國債買賣重啟的可能性。
專家料下半年減息降準
連平預計,今年將實現約20萬億元信貸增量,信貸餘額增速料接近8%。下半年社融料續高速增長,全年有望實現約36萬億元的增量規模,社融存量增速或維持約8.7%。
被問及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升值,會否採取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措施。鄒瀾回應稱,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下半年重啟降息,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外匯市場建設取得長足進步,為人民幣匯率保持雙向浮動、基本穩定有堅實基礎。
他強調,中國不尋求通過匯率貶值獲取國際競爭優勢,中國人行的匯率政策將繼續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彈性,同時強化預期引導,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大公報記者李暢、倪巍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