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隨着復古懷舊風興起,黑膠唱片的收藏群體已擴至年輕世代。\大公報攝
「如果只能保留一張黑膠唱片,我會選擇人生第一張藏品──哥哥張國榮的《風繼續吹》。」黑膠唱片收藏家黃志成輕撫着那張珍藏近40年的唱片說道。這張1983年發行的經典專輯,不僅是張國榮音樂生涯中的經典之作,更代表了香港粵語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他認為,黑膠唱片的價值不僅體現於市場溢價,更在於它能讓那個時代的聲音重新轉動。
回溯少年時光,黃志成常流連於唱片行。面對動輒佔去整個星期零用錢的黑膠唱片,大多數人會選擇用卡式錄音帶翻錄心儀曲目,而他有自己的收藏之道:以按金方式向店家租借黑膠唱片,若喜歡就直接不還了。而按金主要視乎其租借次數,租的越多越便宜,有時十數元就能按下一隻黑膠唱片。
當年約40元購入的《風繼續吹》,如今市價已升至3000元左右。據悉,八十年代中期香港就業人士每月收入中位數為5900元。
英國收藏家掃粵語白版碟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風靡全球華人社群,那時香港眾星雲集,演唱會興旺。「原來不僅華人喜愛粵語歌,外國人也喜歡。」在黃志成眾多的買家中,有位來自英國的收藏家曾專程到舖搜尋廣東歌手的白版黑膠唱片(收錄專輯的主打歌曲,用於電台播放以作宣傳),包括王菲、陳百強等,其收藏清單中林憶蓮作品已悉數集齊。黃志成透露,這位買家在港膠所的累計消費逾10萬元,至今兩人仍保持密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