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山的何湛泉師傅對魯班先師廟兩個屋脊進行復修。
佛山石灣陶塑裝飾多見於嶺南傳統建築的屋脊,石灣的製陶歷史悠久,唐朝是創燒期,石灣窰在宋代已形成較大的生產規模,明清時期更是繁榮鼎盛,不僅窰爐技術進步,釉色亦日趨豐富,分工也越來越細。
明清時期,嶺南地區的經濟和宗族文化長足發展,宗族為顯示財富和地位,爭相邀聘名工巧匠,為祠廟宅第加添各式各樣的裝飾。屋頂上的陶藝裝飾亦不斷進步,佛山石灣窰的陶工手工精巧,逐漸發展出形式多樣和主題豐富的陶塑脊飾,有「石灣花脊」美譽。
佛山著名均玉店製作瓦脊
早期的石灣脊飾主要取材花鳥、山水、瑞獸等吉祥圖案,後期擴展至傳奇人物、亭台樓閣等,展示粵劇、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生活場景等各式主題。而香港廟宇瓦脊上的脊飾故事,多以《封神榜》故事為題材,例如上環廣福義祠、九龍城侯王廟等。
據資料顯示,19世紀以來,佛山著名的花脊店號有吳奇玉、均玉、文如璧、巧如璋等。今次展出的魯班先師廟瓦脊脊飾,正是均玉店的作品。灣仔玉虛宮、油麻地天后古廟、九龍城侯王古廟、大澳關帝古廟、大澳天后古廟、長洲西灣天后宮和大坑虎豹別墅等,都有佛山均玉店的陶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