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不斷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創科合作,形成強強聯手。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表示,深圳及廣州等大灣區內地城市,具有強大的製造基礎和技術研發能力,香港可與這些城市共用技術及市場資源,而區內其他城市亦可善用香港的國際化和技術優勢,形成互補和增值。他舉例說,香港企業可利用大灣區內的研發資源和生產基地,降低成本及加速產品開發周期,內地企業則利用香港的國際化及市場操作經驗來開發產品。
吸引外企投資 與國際接軌
他認為,未來香港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應與大灣區的製造企業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共同開發新技術,推廣科研成果的產業化,並建立專業平台,如技術交易市場,促進香港和大灣區內的技術轉移和商業化,這對促進創新和技術進步非常有利。同時,特區政府和大灣區城市政府可以共同制定更多支持高端製造業的政策,例如稅收優惠、研發補貼等,以吸引更多國際企業和投資,有利加強與國際標準接軌,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被問及部分西方傳媒對香港存在偏見,會否影響香港。他指出,在當前國際環境中,特別是在政治和社會動盪之後,難免會存在一些對香港的誤解和歧視。作為學術界的代表或致力於客觀的交流者,有效地說好香港故事,需採取多角度、多層次的策略。
他認為,要強調香港的獨特性和多元文化,特別是香港作為一個歷史上由不同文化影響形成的國際都市,擁有獨特的東西方融合文化,必須強調這種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及香港人對自由、法治和專業主義的承諾,可以幫助國際社會更全面地理解香港。香港可通過科研成果、創業故事和國際合作專案的展示,突出香港在全球科技和經濟中的積極作用。
在當今資訊時代,新媒體和社交平台是傳播資訊的重要工具,他認為,可製作多種語言的紀錄片、特別報道和互動內容,通過社交平台廣泛傳播,讓全世界更直觀地看到真實的香港。在面對國際社會的批評和質疑時,應保持開放和透明的態度,積極參與國際對話,解釋和闡述香港的立場和政策,增強信任和理解,希望通過多維度的努力,有效地傳播香港的正面形象,減少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