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馮唐:從《資治通鑒》 探討成事之道

時間:2024-08-11 05:01:27來源:大公报

  圖:《勝者心法─《資治通鑒》成事之道》(繁體版),馮唐著。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李兆桐報道:著名作家馮唐日前現身香港書展,為讀者帶來「勝者心法││《資治通鑒》成事之道」主題講座。他從閱讀《資治通鑒》的心得出發,引用宋神宗為《資治通鑒》定名時所取意的「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講述了如何把從歷史中得到的啟示運用到職場中,甚至指引整個漫長的人生道路。同時,他也鼓勵書迷多讀《資治通鑒》,並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度過更好的人生。

  講到為何推薦《資治通鑒》這本書,馮唐認為,作為一部古典編年史,《資治通鑒》就是在大的時間尺度上看人類發生的事情,方便理解過往發生的事情。了解《資治通鑒》所記載的歷史,對職場管理有幫助。

  以史為鑒思考人性

  「如果一個高階領導者不懂人性,他就非常容易出錯。哪怕他的公司現下做得很好,但是長遠肯定不行。」關於為何管理者要了解人性,馮唐提到,司馬光書寫《資治通鑒》時,人性就是他着重探討的東西。在294卷所記載的歷史故事中,讀者其實能得到許多關於人性的思考,進而在工作與生活中與人更好地相處。

  呼應講座主題,馮唐強調了《資治通鑒》中的「成事之道」。他認為,「成事之道」的「道」與道德品性、公序良俗不太一樣。「什麼樣的人才能成事,什麼樣的人具備什麼樣的性格,什麼樣的特點才能容易成事。」他用《資治通鑒》中記載項羽與劉邦的故事為例,認為雖然兩人出身條件不同,但一手好牌的項羽越打越爛,一手爛牌的劉邦則越打越好。實際上,「成事智者」,拿着一手好牌並不是自己的本事,怎麼把好牌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事」。

  誠實是馮唐認為在人生中相當重要的品質。從《資治通鑒》裏看,許多靠不講誠信來走捷徑、獲取私利的人物,在時代潮流中最終都得到了「惡有惡報」的下場。靠拋棄誠信得來的利益終究是短暫的,而誠實守信才能帶來真正的名聲。

  馮唐鼓勵女性扛起自己的大旗,而不是作為男性的跟隨者。他直言,女性真正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不需要在經濟或情緒上依賴男性,她們可以依靠自己得到幸福的人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