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逍遙遊》,班宇著,春風文藝出版社。
班宇表示,對自己小說的影視化改編,自己是不插手的。「比如說今年參加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逍遙遊》,就是導演自己做編劇,他寫了一版劇本,然後發給我,我會完全從作者的角度比較不留情面地說出我覺得不好的地方,然後有的地方他可能會跟我來解釋溝通一下,只是這樣簡單的詢問。具體如何把小說轉換成劇本,這事我自己是不做的。」
「我覺得文學影視化這個事情,我可能想得跟別人不太一樣。我覺得現在文學影視化改編,跟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那個時候文學是提供一個母主題,導演把文學文本進行一次影像化的轉譯或者說翻譯。比如說莫言老師寫的《紅高粱》,張藝謀基本上把他想寫的場景完全地還原出來。但是我覺得今天這些東西已經是不太夠了。」班宇說,「我經常和小說作者們聊一個話題,就是在這個時代什麼東西是小說能做的,而別的事情做不了的,只有那一部分做出來了,才是小說真正的價值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