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捕捉大市升浪 留意周期縮短風險

時間:2024-06-09 04:02:34來源:大公报

  圖:港股四月中旬出現一波報復式反彈,短短一個月漲逾兩成,有分析認為港股已進入牛市一期。

  恒指在4月中旬展開一次急彈,漲幅超過3000點,坊間熱議港股已踏入牛市。若果港股進入牛市,未來一段時間將為投資者提供大量獲利機會。綜合不同研究,港股過去出現11次牛市,恒指期間往往倍數上升,惟最近三次牛市,指數升幅及持續時間出現變化,投資者不可不注意。此外,不同特質的股票的回報差異很大,持有領先股可盡領風騷,落後股則獨憔悴。由此可見,投資者要盡享今次升市紅利,必須認識港股牛市的本質。/大公報記者 劉鑛豪

  恒指在4月中旬出現一波報復式反彈,短短一個月漲幅達到3662點或22.8%;若果從1月下旬即市低位計算,指數漲幅達到4912點或33.2%。大市在短時間內大幅飆高,向上動力可以與牛市一期相提並論,難怪證券界人士表示,港股已進入牛市一期。

  股票市場的牛市概念,源於道瓊斯公司創辦人查爾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的道氏理論。根據道氏理論,大型升市由三個階段組成,分別為牛市一、二、三期,可是指數在每個牛市的走勢不盡相同,投資者未必輕易分辨何時是牛市一、二、三期。然而,鑒古可知今。歷史不會重複,觀察港股歷次牛市情況,對於入市、出市部署有非常有效幫助。

  根據建銀國際統計,自恒指1969年推出至2020年,總共出現11次牛市。東北證券則把1987年12月至1994年1月間的升市,拆分為兩次牛市;另外,把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間的升市,視作牛市,所以過去合共有13次牛市(見附表一)。東北證券統計發現,牛市持續時間平均約33.8個月,熊市持續時間平均為15.6個月。指數變幅,牛市回報率高,平均升幅約312.4%,撇除1970年代兩次大牛市,從80年代至2023的11次牛市,平均漲幅有173.9%。

  重演大牛市倍升機會微

  按照建銀國際統計,牛市持續的時間長於熊市,前者持續時間中位數為39個月,後者時間中位數為13個月。指數變幅方面,恒指在牛市漲幅中位數為181%,在熊市跌幅中位數為53%。需要留意,東北證券以「平均值」量度恒指牛市、熊市,而建銀國際則以「中位數」量度。值得關注的是,建銀國際與東北證券的統計數據,揭示兩個重要訊息,第一是近年牛市漲幅愈來愈小。第二個訊息是,牛市持續時間有可能愈來愈短。

  牛市漲幅方面,建銀國際統計顯示,在1994年及以前的四次牛市,每次漲幅都數以倍計,第一、第二次牛市漲幅更超過10倍。相對地,2011年及以後,各次牛市漲幅小於100%;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間的漲幅,更低至43%。若果歷史在今年重演,恒指自年初低位已反彈約33%,往後潛在升幅可能只剩下10個百分點。

  牛市持續時間方面,參考建銀國際統計,1994年及以前四次牛市,兩次時間跨度超過70個月,最短有39個月。在1995年至2021年間的7次牛市,只有兩次多於30個月。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間只有10個月。按東北證券統計,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間牛市時間只有2.9個月。

  至於何時入市,入市買什麼,另文再詳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