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的士面面觀❷/六輛的士 一輛閒置

時間:2023-07-12 04:02:50來源:大公报

  圖:昨晚8時許,記者在灣仔杜老誌道一帶,看見八輛的士停泊於路旁,車上沒有司機。\大公報記者馮錫雄攝

  全港共有18163輛的士,即平均每407人可享有一輛,數目也不算太低。然而,市民感覺愈來愈難「截車」,原因何在?

  有業內人士對《大公報》透露,事實上有多達2000至3000輛的士長期閒置;按此計算,每六輛的士就有一輛沒有運營。業界歸咎生意被「白牌車」營運平台蠶食,導致的士司機收入有限,難以維持生計,部分人無奈轉行開巴士及其他「搵食車」。

  有立法會議員表示,「有車無人開」連累「市民無車搭」,要解決問題,政府當局須從優化管理及機制入手,探討制定措施,吸引新血入行,解決「的哥荒」。\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大公報》昨日起推出「的士面面觀」系列報道,深入探討為何「截車難」。記者連續五日在不同時段進行14次搭的士實測,發現部分司機拒載。有市民期望政府可增發的士牌照,增加的士數量,解決問題。

  翻查運輸署資料顯示,現時全港有18163輛登記的士,數量與30年前相若。政府自從於1994年就300個市區的士牌照、100個新界的士牌照招標,1997年再就10個大嶼山的士牌照招標後,的士牌照數量多年來一直凍結。

  業界:自僱人士乏保障 

  就的士「截車難」與牌照數量的關係,大公報記者走訪多位的士業界人士,發現實際上並非所有的士現時都在馬路上行駛,有業界統計,最少有2000至3000輛的士是長期停泊閒置,「有車無人開」,間接導致乘客「截車難」。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龍分會副主任杜燊棠指出,的士司機收入不及數年前,「現時舊款的士車租每更300至400元,五座位新的士為400至500元,的士司機除去租金、油費等成本,每更大約只有700至900元收入,每名司機月入大約只有2萬元,甚至更少,難以維持生計。」

  杜燊棠認為,現時政府對的士司機的規限愈來愈嚴格,導致司機壓力增加,經常擔心被抄牌和扣分等,令一些原想加入的士司機行業的年輕人卻步。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何志強表示,由於政府把職業司機視為自僱人士,許多司機未能得到勞工法例保障,退休後亦沒有強積金,對前景有憂慮,甚至有司機轉投營運「白牌車」,或轉去駕駛巴士,的士司機人手不足影響服務,閒置問題趨向惡化。

  議員:需加強車隊管理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表示,的士司機收入不足難以吸納新人入行,導致人手不足,相信政府就算再發的士牌照,亦難以改善。「不少乘客都使用手機應用程式叫車,很多的士司機用程式揀客,導致出現有市民在街上見到吉車,但截不到的情況出現。」他認為,要解決「截車難」問題,政府需加強車隊管理制度,探討如何吸引司機入行,解決人手荒。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