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金錢觀念/投委會推遊戲 教小朋友理財

時間:2023-02-06 04:24:20來源:大公报

  一封封的利是,給孩子帶來長輩的愛與祝福,箇中更是一個提升財務智商(FQ),即理財能力的好機會。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認為,家長可適度放手,將部分利是錢交給子女,引導他們負責任地運用金錢,培養正確的金錢觀,也可以利用投委會的賀年遊戲及工具,提升小孩子的理財能力。

  投委會表示,家長可透過網上理財遊戲「錢家賀年三件事」,培養子女學習理財的興趣。理財遊戲分初小及高小兩個程度,讓不同階段的小孩子,透過互動賀年任務,認識香港貨幣的面值種類,計算金額和找贖,以及分清「需要」及「想要」的東西的兩種概念。

  家長還可與孩子一起拆利是,透過真實鈔票,讓他們認識香港貨幣。投委會稱,在電子貨幣盛行的年代,小孩子接觸現金的機會減少,尤其幼童對貨幣的種類、顏色或形狀等未必清楚,甚至混淆「多錢」或「少錢」的觀念,例如以為2張20元鈔票比1張100元鈔票更「多錢」。

  適時放手 財分三份

  投委會亦建議家長需要適時放手,讓子女學習自行管理財政。在情況許可下將部分利是錢交由子女負責,讓他們一嘗真錢在手的滋味,並學習按「財分三份」原則將利是錢分為儲蓄、分享、消費三部分,訓練制定預算的習慣。

  對小孩子來說,儲蓄是抽象的概念,如果以進修或旅行等長期儲蓄目標,引導他們培養儲蓄習慣,實在太遙遠,容易令孩子失去儲蓄動力。投委會建議家長由玩具或零食等貼地小目標開始,訂立儲蓄期限,鼓勵他們持之以恆。對於年紀稍大的小孩子,家長可灌輸「複息效應」及累積財富的概念。

  投委會指出,帶子女到銀行開立儲蓄戶口,把錢存入戶口,令他們明白將金錢存入銀行可收到利息,同時父母是與他們一起管理財富,而不是沒收他們的利是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