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健康嗎/節後減肥 消脂難求速效

時間:2023-02-05 04:23:43來源:大公报

  圖:減肥人士不需要捱餓,但要注意飲食方法。

  農曆新年期間,大家日日聚餐,恐應驗了「每逢佳節胖三斤」這都市傳說,該怎麼辦?如果因為心急減肥而採用極端方法,短期可能奏效,長遠而言,則是以健康作為代價,並不可取。

  控制體重,背後其實有一條簡單的公式。減肥除了行動,還需要智慧。

  控制體重的基本原則,主要看每一個人的卡路里(Calorie)攝取和消耗。當你每天攝取的卡路里,超過你每天活動所消耗的,體重就會增加。所以,大家想有效地控制體重,要雙管齊下,一邊注意飲食,另一邊則要增加運動量。

  緣何越減越肥

  然而,有些人為了減肥,既節食又運動,每日上磅記錄體重。可是,減肥有時很殘酷,容易越減越肥,養成「易胖體質」。一開始減少食量和做運動,體重很快就會下降,但其實身體流失的不只是脂肪,還有大量的水分和肌肉,而身體成分突然改變,會令減肥變得更困難,原因包括:

(1)飢餓感增加

  脂肪細胞突然縮小會減少瘦素(Leptin)分泌,令減肥變得更困難。

  瘦素是一種荷爾蒙,會使人有飽腹感,增加能量釋放,抑制脂肪合成,在體重管理方面十分重要。當它的分泌減少,大腦會更容易發出飢餓信號,刺激食慾,令人們更希望進食高熱量食物。這種「報復式進食」,容易令減肥前功盡廢。

(2)肌肉流失

  肌肉是身體消耗熱量的「主力」,當肌肉流失,我們的基礎代謝率也會因而下降,想把吃進肚子的熱量消耗掉,就更加困難了。肌肉流失也會把多餘的能量變成脂肪儲存,身體慢慢進入一個新的狀態,即使少吃多動,體重也很難下降。

  體重管理有益健康,但身體每經歷一次以上驟肥驟瘦的「大混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反而會增加。

  2個關鍵原因

  肥胖不止為不少人帶來外觀上的困擾,它也是導致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或癌症等的元兇,不容忽視。

  而減肥的關鍵在於合理的速度和目標,不想越減越肥,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訂立合理目標

  減肥切忌盲目追求體重下降,應該因應自己的身高、體重和健康情況,訂立符合自己體重指標(BMI)的目標。

  若身形只是「微胖」,一般建議體重下降的理想進度是每個月0.5公斤至1公斤;如果屬於中度肥胖或超重,也不要減得過急,可以把目標訂在每星期0.5公斤至1公斤。

(2)均衡飲食

  短時間內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會令身體難以適應,理想的做法是建立能夠持之以恆而健康的飲食習慣,多攝取蛋白質,少吃零食,少飲含糖飲料。

  要維持理想體態,關鍵是健康,所以,保持均衡飲食和運動習慣,才可以事半功倍,不致越減越肥。

  運動量方面,減肥人士可從多做帶氧運動方面入手。進行運動時,身體會透過燃燒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為肌肉提供能量。然而,運動強度並非越高越有效。不少研究指出,中等強度的帶氧運動,最能有效燃燒脂肪,例如,每星期最少進行累積225分鐘的中等強度的帶氧運動(可1星期5天,每天45分鐘)。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