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pers與騰訊已有逾廿年的股東關係,當年Naspers投資騰訊只是機緣巧合,最重要是由當時的即時通訊軟件「OICQ」促成。
根據《騰訊傳》一書講述,2001年1月,一位操着一口流利漢語的美國人,到華強北創業園的騰訊辦公室,並自我介紹叫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是南非MIH中國業務部的副總裁。書中提到,網大為2000年底,接觸了數家想接受投資的公司總經理,發現他們的名片上都印有自己的OICQ號碼,因而激發起他對這家公司的好奇。
最後,網大為找到騰訊,雙方很快進入到實質性的談判。網大為開出兩個條件:第一,MIH希望成為騰訊第一大股東。第二,對騰訊的估價為6000萬美元(約4.68億港元),MIH願意用世紀互聯的股份來交換。兩個月後,網大為作出讓步,MIH的投資將全部以現金支付。最終MIH從IDG手上買下12.8%騰訊股份,再從「小小超」李澤楷手上購入20%騰訊股份。MIH以擁有32.8%股份,成為騰訊的主要股東。Naspers持股21年後,股價連收息賬面賺超過54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