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拓洋通蕃 海上潮瓷 ──古代廣東潮州窰瓷器攬粹

時間:2022-06-14 04:23:23來源:大公报

  圖:(上)唐代梅縣水車窰四繫長身大罐。(中)清代潮州窰「美玉」款青花花卉圖案紋折腰碗。(下)民國潮州楓溪窰彩繪花蝶紋高足碗。

  唐代韓愈曾形容潮州:「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歸容……」,其物產之豐富、歷史之悠久,可謂粵東地區一枚明珠。著名的潮繡、潮茶、潮塑、潮劇、潮州菜等編織成潮州地區獨特的文化盛景,陶瓷業亦為自古以來潮州地區重要的手工產業,產品自唐至近代陸續行銷海外,是粵地瓷業中獨具特色的重要分支。\彭曉雲(文、圖)

  李肇《唐國史補》言:「南海舶,外國船也,每歲至安南、廣州。」唐代的廣州已成為中國南部最重要的外貿港口之一,當時中國瓷器多由廣州港輸出並行銷海外,以浙江越窰青瓷、湖南長沙窰褐釉瓷等為主,出口至東南亞等市場。

  水車青瓷 興於盛唐

  古潮州地區坐擁得天獨厚的瓷礦資源,且在唐代利用地緣優勢,吸收借鑒了越窰、長沙窰等較為成熟的瓷器生產工藝,始燒青釉瓷,並得到迅速發展。今潮州市發現的上埠、北堤頭、洪厝埠、竹園墩等唐代窰場,統稱為潮州窰,另由於唐代梅州屬於嶺南道潮州所轄,因此今梅州市水車區發現的唐代坑口窰、杉山窰、羅屋坑、崇方山窰等,統稱為水車窰,亦可屬於當時的潮州窰範圍。其中梅縣水車窰是廣州地區較為重要的唐代外銷瓷產區。

  梅縣水車窰位於今廣東梅縣水車鎮燈塔村瓦坑口梅江河畔,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便引起學界關注。隨着愈加豐富的海外考古資料的曝光,在唐代「黑石號」沉船、泰國貪瑪叻(Nakhon Sritham Marat)、郭各考(Ko Kho Khao)和林門波(Laem Pho)及菲律賓、印尼等多地遺址中均有發現水車窰瓷器,可見當時該類產品行銷範圍十分普及。唐代水車窰以生產青瓷為主,釉色青翠粉潤,部分釉色青中見黃,釉面普遍布滿極為細碎的冰裂開片,開片中常帶有鱔魚血色,由於燒成溫度不高等緣故,胎釉結合度不高,因此釉面多伴有局部剝落現象。從器物外觀上看,該類瓷器尤其是盤、碟類器物底部常見三枚半圓形刮擦痕跡,這也成為判定水車窰瓷器的重要特徵之一。

  筆架青白 繁於北宋

  九世紀上半葉,一艘載滿船貨的中國巨輪久久沉睡於今印尼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之間的勿里洞島附近,因該沉船西北一百五十米處有一座黑色大礁石,因此將其命名為「黑石號」沉船,該沉船出水的五萬餘件瓷器中以越窰、長沙窰瓷器為主,另出現了部分梅縣水車窰產品,如水車窰青釉碗,敞口、斜弧壁,內壁有等距四道出筋,玉璧底。足部刮去三塊釉,以便支燒。釉色青潤略偏黃,器表有細碎開片。該沉船最終目的地應為阿拉伯地區的某個港口,這類水車窰產品專門供往國外市場,但在整船出水瓷器中佔比較小。另如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唐代水車窰窰址出土青釉雙系罐,淺口,豐肩、斂腹,器型扁圓,肩部近頸處有兩枚泥條形系,器物通體施青釉,釉色瑩亮,胎色灰白,釉面遍布開片,開片處呈鱔魚黃色。

  北宋是潮州窰的大發展時期,在今潮州東郊韓江東岸的筆架山處發現十餘座北宋窰址,遺跡殘片十分可觀。北宋潮州窰以生產白釉、青白釉瓷為主,兼產少量青釉、黃釉、醬釉、黑釉等瓷器,總體而言釉層較薄,胎釉結合度較好。產品器型多為盤、碗、碟、壺等日用生活器皿,另有蓮花爐、佛像瓷塑、人物俑、動物俑等。裝飾上,北宋潮州窰瓷器常見刻花、劃花、貼塑、鏤空等工藝,部分器物採用了局部施褐釉彩繪的裝飾方法。

  一九二二年,在潮州城外西南方向名為羊皮崗處一座石窖中發現了四尊釋迦牟尼瓷塑及一件貼塑仰蓮瓣帶柄瓷爐。造像均身着袈裟,以趺坐式端坐於方形台座上,其中兩尊佛像作說法手勢。造像胎質瑩白,通體施青白釉,眉眼、鬚髮等處以褐彩勾勒描摹,頗具神采。四尊造像的基座上均刻有銘文,記載了製作時間、供養人、匠人等資訊。如一基座上刻「潮州水東中窰甲,弟子劉扶同妻子陳氏十五娘,發心塑釋迦牟尼佛永充供養,為父劉用母李二十娘闔家男女乞保平安,治平四年丁未歲九月卅日題,匠人周明」「潮州水東中窰甲,女弟子陳十五娘同男劉育發心塑造釋迦牟尼佛散施永充供養,奉為亡夫劉第七郎早超生界延,願闔家男女乞保平安,熙寧二年巳酉當正月十八日題,匠人周明」,另有兩件為熙甯元年(一○六八年)所造,可見此四尊佛像先後製作於治平四年(一○六七年)至熙寧二年(一○六九年)之間,銘文中所述「水東窰」即為潮州韓江東岸的筆架山窰,此四件瓷塑造像代表了宋代潮州筆架山窰生產的較高水準。同窖藏出土的蓮花形缽式爐敞口、爐體淺弧腹、呈缽式、有短柄,下承覆碗形座,爐外壁貼塑多層仰蓮瓣,層疊相套,底足外壁刻層疊的覆蓮紋,器物通體施青白釉,釉厚處呈瑩潤的鴨蛋青色,出筋處、口部等處有釉層剝落現象,造型較典雅古拙。

  宋人朱彧於《萍州可談》一書中記錄廣州商船「貨多陶器」,《宋史.食貨志》載:「只以絹布、錦綺、瓷之屬博易」。宋代潮州窰瓷器在北宋亦通過廣州港大量行銷海外,如印尼出土有宋代潮州窰青白釉瓜棱式盤口瓶、青白釉刻花碟,巴基斯坦巴博出土潮州窰青白釉浮雕蓮瓣爐,菲律賓出土潮州窰青白釉瓜棱盒、圓形劃花瓷盒等,均為潮州窰瓷器在北宋時期風靡海外的實物證據。

  青花彩瓷 行於明清

  明清時期,潮州窰集中於今大浦縣、饒平縣、惠來縣、揭西縣、潮安縣等,約在明代中期始燒青花瓷,雖工藝技術受景德鎮影響較大,但囿於自身瓷土雜質較多等的限制,產品品質總體較粗樸,具體特點如:胎體粗厚,胎色灰白、多有雜質,青花發色偏灰青、裝飾風格粗獷率真,筆法簡單隨意,足部在燒製中因防釉水與窰具黏連而墊細砂,故足底常見黏砂現象,較為粗糙。

  此類明清潮州窰青花瓷造型以盤、碗、杯、碟等小型日用圓器為主,器表以青花繪靈芝、童子、團鶴、菊花、纏枝牡丹、吉祥文字圖案等,如部分瓷器內底或外底以青花書寫任利、生利、美玉、三利、雙和、順興、魁、福、壽、如意等字樣,多半為商號或吉語。明清時期的青花瓷主要通過潮州港口等銷往東南亞,在印尼等地發現大量該類器物,應針對當地的中低端市場。

  清初,潮州瓷業日漸復甦,康熙時期出現「百瓷村」,之後更加繁盛,除了生產青花瓷以外,潮州窰另增產彩繪瓷、米黃釉瓷、通花瓷、瓷塑等,生產中心主要集中在楓溪地區,故名「楓溪窰」。清代楓溪窰習得景德鎮彩繪瓷工藝,引進了桃紅、寶石紅、濃青、燕黑、西赤、紅黃、甘青等釉上彩瓷原料進行生產,如民國時期楓溪窰釉上彩繪花蝶紋高足碗,花口、淺腹、高柄、喇叭形底座,碗外壁勾繪三朵玫瑰花紋,襯以深綠、淺綠枝葉,花朵上空繪兩隻戲蝶,翩然飛舞,器物胎質潔白,釉色白中泛灰黃,釉面遍布細小開片。由於潮州毗鄰福建省,自然資源類似,人口與技術互動頻繁,因此潮州與福建漳州窰所產米黃釉瓷外觀十分相似,尤其是諸多無款識者更難以辨別,頤陶軒博物館藏有一件民國飛天燕商標的白釉撇口瓶,侈口、束頸、折肩、垂腹、小圈足,器表施乳白色釉,釉質溫潤如玉,器表以貼塑花的工藝裝飾一隻飛燕銜綬帶紋。

  在晚清民國時期,楓溪窰以飛天燕山的高溫瓷土為最優,並積極改進胎釉原料配比,釉面更加潤澤如酥,色如牛乳,減輕了原來胎、釉泛黃情況。另有一種獨具清末潮州窰工藝特色的瓷器品類——「通花瓷」值得關注,即通俗意義上的鏤空雕花技藝。例如廣東省博物館藏潮州窰白釉鏤空八仙人物紋花觚,撇口、束腰、喇叭形足,足底有雙層台,器身有內外兩層,內側為實壁,外壁鏤雕四枚菱形開光,各開光內各鏤雕一位元八仙人物圖案,雕工極為細膩精湛。

  據《潮州志》載:「適近代南洋交通暢達,日用粗瓷大旺」「潮州陶瓷產品,除行銷當地外,運銷出口尤多,計至廣東南路一帶,閩、浙、京、滬各地,又至香港、暹羅、安南、南洋群島等處」。明清直至民國時期,伴隨着由閩粵向南洋移民人數的增多,潮瓷不斷外銷,尤其在東南亞地區佔據了可觀的市場,這時出現了一些以家族為單位的瓷貿商行如「吳春成」、「吳和祥」等,主要從事陶瓷出口貿易類事務。抗日戰爭爆發後,潮汕多處遭到戰爭侵擾,楓溪窰瓷器產業一度遭到重創,潮州瓷商並未裹足不前,而是積極向外尋求出路,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多處建立瓷廠,開啟了家族式陶瓷集團產業的新模式。

(作者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