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新聞分析/向低碳經濟轉型 提升金融競爭力

時間:2022-04-11 04:24:02來源:大公报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是大勢所趨,香港作為亞洲區其中一個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正好發揮其資金融通的強項。正如政府財金官員曾經指出,本港發展為亞洲區的綠色金融樞紐,既可保持香港在國際金融業的競爭力和領先地位,也可以推動香港向綠色經濟、低碳經濟轉型,一舉兩得。

  氣候變化日趨明顯,全球各地政府近年在減少碳排放、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尋求加強合作,是綠色金融持續受重視的主要原因。在香港,來自政策局和金融監管機構的代表,在2020年已成立一個高層次跨機構督導小組,以加快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並支持政府的氣候策略。

  據業界估算,如要管理氣候風險,在未來30年,亞洲區需要的氣候投資高達66萬億美元(約514.8萬億港元)。另方面,中國現時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央政府亦已提出碳中和、碳達峰的具體目標,內地企業透過香港融資(例如發行綠色債券),亦有助降低其資金成本。2021年10月,深圳市政府亦於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綠債,業界相信能起示範作用,推動更多內地發行人(尤其是大灣區發行人)來港發債。

  除了政府大力推動,企業和零售客戶的參與,對綠色金融的成功發展不可或缺。本港主要零售銀行包括滙豐、中銀香港、渣打香港近年相繼推出多款綠色金融產品,當中包括綠色存款、綠色貸款和綠色按揭計劃等,都有助提升普羅市民的關注。

  根據安盛投資管理今年2月公布的一份研究顯示,如能在股票和固定收益資產的投資流程及決策過程中納入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分析,投資者可獲更佳回報,其投資組合的表現也較為穩定,相信是可持續金融受歡迎的另一原因。\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