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二手交投回暖,惟低價成交仍不絕於耳,市場昨新增至少8宗蝕讓,包括沙田第一城有業主慘蝕逾百萬賣樓,令本月損手成交增至55宗。業界分析,最高可承造八成按揭物業金額上限,由1000萬元提升至1200萬元的效應逐漸浮現,二手交投正增加,若疫情進一步受控,後市可望向好,尤其中價物業將看高一線。
據大公報統計,3月首22日二手蝕讓成交累計約55宗,比2月同期約29宗飆升90%,而且單日新增蝕讓個案有增加趨勢,昨天錄得多達8宗。
中原地產區域營業董事黎宗文表示,沙田第一城最新錄41座中層A室易手,單位實用面積284方呎,劈價至526萬元易手,實用呎價18521元。
據了解,原業主2018年以598萬元購入單位,持貨約4年,賬面貶值72萬元或12%,連同釐印費及佣金等開支,估計實際損手逾100萬元。
藝里坊連稅蝕85萬沽
有業主看淡後市,不惜付辣稅蝕賣物業。代理稱,前年開賣的西環藝里坊2號剛錄二手成交,單位為低層K室,實用面積196方呎,以606萬元易手,實呎30918元。
原業主於2020年10月斥605.8萬向發展商買入單位,賬面只升2000元,因持貨僅一年多便轉售,自行負責樓價10%額外印花稅,連同佣金等料蝕約85萬元離場,今次料屬屋苑首宗損手成交。
入伙僅約3年的大圍薈蕎,有2房單位業主蝕逾百萬出貨。中原地產分區營業經理侯惠良表示,疫情持續加上美國加息,造就買家執平貨時機,薈蕎最新錄1翼高層A2室成交,單位實用面積476方呎,減價28萬以842萬元易手,實用呎價17689元。據了解,原業主於2017年以914萬元一手購入,持貨逾4年,賬面貶值72萬元或7.8%,連雜費料共蝕逾110萬元。
特色戶業主亦蝕讓套現。美聯物業首席高級營業經理李瑋良指,元朗映御2座頂層連天台單位,實用面積303方呎,另連238呎天台,累減15萬以515萬元成交,實呎16997元。原業主於2017年斥533.6萬元一手購入單位自住,持貨近5年,賬蝕18.6萬元,連雜費料蝕近40萬元,料屬屋苑入伙以來首宗二手蝕讓。
美聯物業高級分區營業經理張靖表示,長沙灣宇晴軒3座頂層2房單位,實用面積501方呎,原業主移民離港,授權父親以978萬賣出單位,實用呎價18076元。
原業主於2018年9月斥資980萬購入物業,賬面貶值約2萬元,連使費估計蝕近60萬元。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說,樓按上月23日放寬後,十大屋苑交投154宗,按月跌6%,但受惠的800萬元以上物業交投則佔95宗,按月逆市上升約32%,表現跑贏大市,反映市場剛性需求持續,隨着政府進一步放寬防疫限制措施,力保經濟,相信不明朗因素將逐步淡化,樓按放寬效應將逐漸浮現,若疫情進一步受控,樓價及交投可望向好,中價換樓市場物業將看高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