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幕後功臣/精密測量黑科技 助中國製造業升級

時間:2021-03-29 04:24:48來源:大公報

  在智能裝備的世界裏,從納米到百米,精密測量儀器就是現代工業的一雙眼睛。精密測量儀器絕對冷靜,操縱着智能世界的微小變化,助力細分領域工藝的提升……在深圳正隆偉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正隆偉業創始人彭聲亮告訴《大公報》記者,沒有超精密測量,就不會有高質素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只有構建起系統化的精細調控能力,中國的裝備製造業才有機會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文/圖)

  嫦娥五號探測器2020年12月17日凌晨成功回歸,並帶回了約2公斤的月壤樣品,這舉世矚目的壯舉背後,是無數科技領域先進技術的集成體現。精密測量技術在整個嫦娥五號任務全流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謂發揮了「十八般武藝」。

  「說到高端裝備或者智能製造產業,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設備有多高、精、尖,但其實設備後面還有一個被大家忽視的重要的『功臣』,就是計量檢測設備。」彭聲亮向記者解釋,現代工業生產有三大支柱:計量檢測、原材料和工藝裝備,計量檢測被稱作工業生產的「眼睛」、「神經」,可以說,沒有精密計量檢測就沒有現代製造,而科技要發展,計量一定要先行。因為只有被準確測量出來,才有可能被生產製造出來。

    節省用工及時間成本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現代工業領域,測量儀的精度哪怕差了1納米,所測機器製造出來的產品品質都大不相同。製造與測量,猶如無法分離的硬幣兩面。

  在深圳正隆偉業參展高交會的展台,記者看到,一台Radin激光跟蹤儀的主機配以筆記本電腦,即可組成一套半徑為80米的超精密測量系統,測量精度保持微米級別的超高精度,還具備靶球自動鎖定功能等。另一台XD Laser激光干涉儀,一次安裝即可測得6個參數,納米精度級別的激光干涉儀可以做到實時誤差測量,確保數據採集的正確性,以及高精度的誤差分析,而自動的數據採集技術,也簡化了採集的過程。

  彭聲亮介紹,通常十餘人需要數天時間完成的測試,使用API激光干涉儀,只需單人幾個小時即可完成,節省時間高達80%以上,不但為企業節約了用工成本和時間成本;而且為類似於精密機床、半導體等設備提供可靠的研發數據。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3月5日在全國兩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深入謀劃推及「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中國《十四五規劃》提到: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加強標準、計量、專利等體系和能力建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與歐洲相比 追趕空間大

  此前,得益於長期從事精密傳動行業的工作經歷,彭聲亮早已敏銳意識到中國製造趨於精密的發展過程中,精密測量行業將是工業領域的朝陽行業。

  彭聲亮說:「通過去國內外參展和大量的調研,我發現中國的精密製造業與歐洲差距巨大,尤其是超精密測量領域,由於技術門檻極高,學科跨度廣,研發投入巨大,當時高端市場又小,導致國內少有企業或者機構真正重視這個行業,我想挑戰一下這個困難,也想到應該為這個行業做些什麼。」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辭職,創立廣東正隆精密激光實驗室。

  彭聲亮和團隊一方面為客戶引進現有的國外成熟的精密測量儀器,另一方面呼應不同行業、不同客戶的共同需求,從國外採購零部件進行組裝同時調集資源研發符合中國市場的測控系統開發,讓設備成為符合客戶需求、具極高算法能力的工作「助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