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港府發行的第七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 7,上市編號04239)昨於聯交所首日上市,表現較市場估計遜色。每手iBond收報102.75元,為歷來七批iBond中最低(見表)。市場人士形容首日收市價「太低」、「有啲唔合理」,相信是借用孖展認購iBond的投資者急於首日出貨所致,預期稍後有機會回升至103元或104元以上水平。
在聯交所上市的iBond每手原為100元,每手含100個單位,總數為1萬元。換言之,每手買賣相等於本金金額為1萬港元的零售債券。以昨日收市價102.75元計算,不計其他費用,每手賬面可賺275元。
沽壓沉重 每手僅賺275元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昨日「有很多散戶排隊沽貨」,在高峰期間,排隊沽iBond的散戶多達「數以千計」,他形容散戶的行為是「不問價沽貨」,「有得賺就走」;加上今批iBond的發行量較以往增加50億元,令首日沽壓更沉重。iBond昨日於聯交所的成交額為15.62億元。
iBond上市首日沽壓龐大,證券界人士指出,相信與不少投資者是借用九成,甚至十成孖展認購有關,故急於上市首日沽貨,否則就要向證券行存入現金。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亦說,目前全球資金氾濫,加上疫苗研發傳來好消息,推升風險偏好,帶動近日股市向上。此外,現時通脹壓力有限,iBond對於非保守投資者而言未必太吸引。
債務資本市場人士指出,iBond 7昨日表現相對遜色,主要是首日較多人沽貨套現,以至供過於求。他認為iBond 7的合理價格「應該高於103元」,預期隨着沽壓減退,價格將逐漸回升,預期可達103元或104元以上。
李若凡補充說,即使iBond價格升至103元,從二手市場購入的孳息率仍有1%,對機構投資者(例如MPF基金)仍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