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表示,特區政府正考慮先行試點允許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香港居民,豁免從內地返港後的14日強制檢疫。有強烈呼聲希望特區政府能研究對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內地赴港人士同樣放寬檢疫要求,盡快讓兩地交流恢復正常。有赴港公幹、正在接受隔離的內地專業人士表示,當前往返兩地前後隔離近一個月,時間成本超高,希望政府能夠逐步合理放寬。目前分隔兩地的家庭都期待政府合理落實豁免政策,為需赴港探親、照顧長者病患的內地人開通綠色通道。\大公報記者 周宇、盧靜怡、石璐杉
公幹來港28日 花14天隔離
效率低
就職於內地網絡公司的李先生和康先生因緊急公務近日從遼寧瀋陽來港出差。兩人上周六經深圳灣口岸過關進入香港,在位於灣仔的酒店開始了為期14日的強制檢疫隔離。「蝸居」酒店的兩人坦言,日常生活諸多不便:隔離期間不提供房間打掃服務,衞生清潔靠自己;吃飯要電話通知送餐,嘗正宗港式美食的心願落空;酒店房間沒有桌子,只能利用窗台搭建「臨時工作枱」……
今次來港的簽註有效期只有28天,李先生和康先生在來港第二天便迅速啟動無休息日的酒店工作模式。「總有些問題必須要到現場才能解決好。」
李先生希望特區政府在出台相關檢疫豁免政策時,考慮對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內地赴港公幹人士放寬檢疫要求,「若不能完全豁免檢疫,是否可考慮縮短到7日?」
他回憶遼寧大連早前曾一度爆發疫情,當地政府三天內為50萬人進行大規模檢測排查,令疫情很快得到控制。香港亦可借鑒內地經驗,盡早「清零」。
來港照顧老人 半年歸不得
礙親情
居住、生活在廣東清遠的禤淑霞,一直牽掛着身處香港的年邁至親。爺爺和小叔叔今年三月相繼因病離世後,香港的家中,只剩下奶奶。因疫情錯過見長輩最後一面讓身處內地的一家人非常遺憾,禤淑霞的父母放心不下獨居老人,在香港第二波疫情爆發之際匆匆奔赴香港,從春天到秋日,一直留在疫情反覆的香港照顧老人。
「父母也是高齡老人了,他們在香港沒有醫保,一旦身體不適無法在香港醫院就診。家中的年輕人在廣東有自己的事業,若需到香港照顧老人,工作、隔離等現實問題,勢必對我們這種分隔兩地的家庭造成很大壓力,也帶來經濟負擔。」
禤淑霞相信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希望特區政府合理落實豁免政策,為需赴港探親、照顧長者病患的健康內地人開通綠色通道。
兩地檢測健康 竟仍要隔離
不合理
剛剛完成從內地返港後的14日家居檢疫的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何建宗認為,對內地入境香港的放寬檢疫要求是值得逐步推行的,一下子完全放開毋須檢測不現實,但一直嚴守14天強制隔離亦不是「與疫共存」的最佳辦法,「那些在兩地核酸檢測都呈陰性的跨境人員可以說已經有了『雙重保障』,政府可以考慮縮短的他們強制檢疫時間,畢竟,14天的經濟和時間成本都太高了。」
何建宗直言,短期內疫情無法遠離,防疫抗疫、跨境流動需要新思路,政府可以試行一些折衷方案,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讓經濟往來、社會活動重回正軌,也可以為今後健康碼的真正通行做好準備,「不能做到合理放寬檢疫措施,最終受折騰的還是廣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