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博睿報道:谷歌(Google)旗下的YouTube,是全球最大原創視頻網站,視頻創作者或「網絡紅人」積累了人氣後,可以通過廣告分成獲得不菲受益。隨着愈來愈多人想加入視頻創作一族,而創作者從YouTube獲得收入的方式愈加多樣化,YouTube最近推出RPM(Revenue Per Mille)指標,即每千次播放收入,令視頻創作者可以直觀看到平台拿走分成後屬於創作者的總收入,幫助他們了解自己頻道的增長潛能,以提高今後作品的變現力。
現時,視頻創作者通過YouTube可獲得多種收入,例如廣告分成、訂閱、直播等,而且每一個視頻涉及的收入種類都不同。在RPM推出之前,YouTube一直使用廣告分成指標CPM(Cost Per Mille),即每千次播放廣告費用,是一個以廣告商為核心的付費指標。該指標僅包括廣告分成及YouTube會員訂閱的分成,計算的是符合YouTube可變現條件的視頻的瀏覽量,而且是YouTube拿走分成之前的金額。
因此,如果說CPM是以廣告商為中心的指標,RPM就是為創作者量身定做的指標。RPM計算的是涵蓋廣告分成、訂閱YouTube會員分成、創作者頻道訂閱收入、直播打賞收入等YouTube抽成後的總收入。
而且,不僅是可變現的那部分視頻,RPM計算的是創作者所有視頻的總瀏覽量。這旨在向創作者展示,他們從產生了的瀏覽量,但未達到可變現條件的視頻中損失的潛在收入,由此可以幫助他們了解自己頻道的增長潛能,以進一步提高今後作品的變現力。
顯示收益策略成效
YouTube團隊形容RPM是創作者在YouTube上,快速掃描其賺錢速度。該團隊在博客中表示,無論RMP上升還是下降,創作者總能學到一些東西,因為它可以準確顯示出,一個創作者在收益策略上,哪些事情有效,哪些是無效。
不過,YouTube引入RPM並不代表CPM數字不再重要,CPM指標仍有其價值,它代表着創作者頻道及粉絲的質素。一般來說,擁有較優質內容及粉絲的創作者,廣告商願為其視頻支付的廣告費就愈多,創作者獲得的收入也就愈高。例如,金融投資相關的視頻內容較為優質,且觀看人群的消費能力普遍較高,因此CPM可達30美元,科技類視頻的CPM一般在7至8美元,其他像生活方式、美妝類則更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