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玲心絮語\怎樣治療創傷後遺症\劉錦玲

時間:2019-06-10 07:40:21來源:大公報

  圖:創傷後遺症患者要學習面對令自已恐懼的事物

  今期文章和大家談談有關創傷後遺症的治療。在未進行治療前,專業治療師會和當事人共同釐定清楚進行治療的目標是什麼,以及是否實際。治療目標一般是希望找出觸發創傷後遺症症狀及其源頭,以及改善日常生活的運作。創傷後遺症的治療主要有兩類:藥物治療和心理輔導治療(psychotherapy),可採用單一治療或兩者結合的療法。

  藥物方面,醫生會根據當事人的症狀而配予不同的藥物來控制症狀,如用某些抗抑鬱劑(SSRI)來治療創傷後遺症的焦慮症狀等。

  心理輔導方面,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CBT)是治療創傷後遺症普遍使用的一種心理輔導療法,基本上,這是一種談話治療。研究顯示,CBT對於治療創傷後遺症有明顯的效果,其重點在於釐清並了解創傷的情境、症狀(情感或身體的反應)及因由,改變思維及行為模式。這種思維方面的療法,被稱為「認知上的干預」,亦是CBT療法的其中一項治療,又稱為「認知上的重組」(Cognitive Restructuring),這療法是幫助當事人重塑負面記憶,讓他對事件有不同的看法或添上另一層正面的意義。

  CBT的另一種療法是「暴露」(exposure)療法;它可以幫人去面對或控制他們的恐懼,以減輕當事人對創傷情境的敏感度,繼而減少對其日常生活帶來影響的恐懼。通過在安全的情況下,治療師讓當事人學習面對創傷的回憶以及負面的想法,來減少恐懼。所謂「暴露」,是指當事人有限度地逐步去暴露於讓心理上有創傷的影像、事物、文字(包括句語或文章)、地方、或情境;亦有治療師採用虛擬實境(和創傷事件相似的虛擬情境)來幫助進行治療。

  以上提及的「暴露」療法和「認知上的重組」,都需要當事人的參與。在每星期與治療師的會面中,當事人會學習到一些技巧去減低恐懼,在會談後,亦須定時加以練習及應用那些技巧以改善創傷後遺症的症狀;療程一般是十二至十六個星期。研究報告顯示,兩種療法都被發現對減少創傷後遺症症狀有很明顯的改善。

  不過,每個個案都有其獨特之處,不盡相同,CBT治療可能對某些個案有顯著效果,但對另一些個案可能不大奏效。所以,專家建議若某些治療未見功效的話,不要氣餒,可以向精神科專業人士請教嘗試其他的治療方法,以便找出更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特別要提大家的是,除了要找心理及精神科專業人士診斷之外,尋找在治療創傷後遺症有經驗的專業人士來進行治療,也是十分重要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