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專訪\港大歷史學者撰百年行史\東亞招股簡章列明「為祖國策富強」

時間:2019-03-25 03:17:40來源:大公報

  圖:港大歷史學者冼玉儀再次為東亞銀行執筆,撰寫百年行史。前端為東亞行史書影,分別為慶祝100周年(右)和75周年(左)而推出\大公報記者黃裕慶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報道:東亞銀行(00023)在本地持續經營無間斷,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在本地主流銀行之中,堪稱唯一一家仍能維持獨立運作的本地銀行。為東亞撰寫百年行史的港大歷史學者冼玉儀史海鈎沉,揭開東亞銀行上市日期「失蹤」之謎,披露東亞早年參股航空餐飲公司的「異常」行徑,折射出銀行始終貫徹「為祖國策富強」的成立初衷,對東亞日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

  揭上市日期「失蹤」之謎

  香港大學名譽教授冼玉儀是土生土長的歷史學家,與東亞「本地薑」的形象不謀而合,難怪她樂意與東亞再度合作,以三年多時間完成東亞百年行史。九十年代初,她首次為銀行撰寫75周年行史(1994年出版),距今已有四分之一世紀。她上周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說,完成今次項目之後,與機構合作的工作將暫告一段落,專注自己的歷史研究。

  東亞在聯交所的上市編號是23,反映銀行早年已經掛牌上市。翻查東亞銀行的年報和網頁,卻找不到銀行的具體上市日期。冼玉儀一語道出背後緣由:「早年所謂上市公司的定義,與今日完全不同。」東亞於1918年成立之初,香港未有《銀行法》,符合《公司條例》的門檻亦低,其股權架構早已符合在「交易所」公開買賣的要求。

  成立中國首家合資企業

  在1923年的一份報章之中,冼玉儀找到東亞的股價資料,反映東亞成立初期,很可能股權即已開始「上市」買賣。不過她指出,當時的「交易所」規模可能很細小,更早過「四會」成立之前。此外,最初創設東亞的十名股東亦甚少轉讓股份,故此掛牌日期應在1923年之前,是香港最早掛牌買賣的銀行之一。至於具體是何年何日,她認為毋需深究。

  銀行業務是東亞的本業,不過在1980年代,東亞卻涉足「副業」,與中國民航局、香港牛奶公司及Jamestown投資有限公司(香港美心集團聯屬公司)攜手成立中國首家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東亞持股18%),令人費解。冼玉儀援引自己早年(約1973年)於內地乘搭飛機的經驗,指當年機上「沒有餐飲服務」;內地雖有意引入,對美心和牛奶公司卻不熟悉,故透過東亞鋪橋搭路,從中也反映內地視東亞為「老朋友」,對東亞有絕對信任。

  東亞銀行百年前的「招股簡章」亦饒富趣味,例如開宗明義表明設立銀行的宗旨,有「為祖國策富強」的遠大抱負,並一直延續至今,她以「毋忘初衷」來形容。另一方面,她指內地常以「不離不棄」來稱讚東亞對內地改革開放所作的貢獻,難怪內地一有新的開放政策,往往「先諗起東亞」。

  冼玉儀上溯東亞百年源流,同時將其發展歷程與香港的歷史演變軌跡互為引證,既寫東亞,亦寫香港,是本地學者透過機構成長,探索和書寫香港歷史的又一嘗試。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