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駐港總領事梅儒瑞和美國《福布斯》雜誌,不約而同發表抹黑香港的言論。梅儒瑞稱香港「唯獨經濟尚餘『一國兩制』」,新聞和示威自由受到打壓;《福布斯》則說香港拒絕執行美國制裁是「無賴」(rogue)所為云云。兩者的矛頭繼續指向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但這些年來,美國對香港國安法律的抹黑千篇一律,騙得了自己,卻騙不了他人,無數事實清楚說明,國安法律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國際地位和營商環境,並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權利,梅儒瑞之流想繼續唱衰香港,結果不過自暴其醜而已。
這不是梅儒瑞第一次抹黑香港,有趣的是,去年梅儒瑞還「關心」過香港的營商環境。當時美國政府用「商業警告」恐嚇在港的外國投資者,炒作國安風險抹黑香港營商環境,甚至違反世貿規定「制裁」港貨;而梅儒瑞也緊密配合,用「內地營商的風險會在香港出現」等理由威嚇對美國在港企業,企圖手動製造「走資潮」。
一邊「飲茶食包」一邊說無自由
如果按當時梅儒瑞和美國政府的口脗,香港營商環境彷彿早已「玩完」、經濟一蹶不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一去不復返。那為何來到今日,梅儒瑞又說香港「唯獨經濟尚餘『一國兩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梅儒瑞即便唱衰香港到極點,也無法否定現時香港的經濟活力仍然蓬勃,仍然是全世界最能夠吸引外資和人才的城市之一。而看他當時儘管扭盡六壬,試圖威嚇在港外資以至美國企業,結果也沒有成事。外資並沒有為梅儒瑞的政治幻想背書,而且清楚看到香港的潛力,和認同維護國家法律對營商環境的保障,用腳投票選擇留在香港。
去年香港錄得近3900億元淨資金流入、銀行總存款額達16萬億港元、今年4月香港本地公司與非本地公司均創歷史新高,在這些客觀數據面前,梅儒瑞的抹黑攻擊只顯得蒼白無力。
梅儒瑞一心想詆毀香港,不料卻在無意中透露出心裏話。正如時間和無數事實一再證明「金融遺址論」的荒謬,今日梅儒瑞換了個角度,攻擊香港的新聞自由和示威自由,繼續稱國安法律會造成寒蟬效應云云,結局也只會落得同一下場。不如說,現時香港新聞和示威自由受到打擊的來源,不是特區政府,而是美國自己人所為。今年6月記協新主席鄭嘉如上任,結果速被《華爾街日報》割席炒魷,稱《華爾街日報》記者與記協主席兩個身份不能共存。在梅儒瑞等人的角度,難道這不算是明晃晃地打壓新聞自由,以及侵犯員工參加工會的權利嗎?日前有工會就事件抗議,要求讓鄭嘉如復職,但多日過去,《華爾街日報》依舊裝聾作啞。
梅儒瑞對發生在眼皮底下的新聞自由威脅視而不見,反倒虛空畫靶瘋狂對着香港的國安法律輸出,又有何說服力?再退一步說,如果有其他地方的領事在美國胡言亂語編造謊言,美國會有這麼好的耐心繼續容忍他嗎?怕不是早已被驅逐出境了。梅儒瑞一邊還能在香港「飲茶食包」,一邊還能說在香港沒有自由,這種話說出來到底有多少公信力?
對香港作毫無根據的指責
至於《福布斯》稱拒絕執行美國的制裁,繼續與俄羅斯、伊朗、朝鮮進行貿易,是「無賴」所為,更是莫名其妙。首先,香港向來嚴格遵守國際條約和相關慣例。香港也絕不接受毫無根據的指責。香港什麼時候變成了美國的特別行政區?不跟美國的「規矩」辦事,然後就被無端安上一堆罵名,真正像「無賴」的是誰?難道不是《福布斯》這些覺得香港天經地義該做美國小弟的媒體嗎?說得更直白一點,這跟黑社會所為有什麼區別?
近年來,外國反華政客和媒體不斷唱衰香港,提出的所謂「證據」卻永遠是一些「流亡」逃犯的一面之詞,又或者是為一些觸犯國安法律的人打「同情牌」。這些人因為違法而受到法律制裁或追究,卻美其名曰自己被政治打壓、被政府針對,然後一堆反華政客和媒體便甘之如飴大肆引用,但編造出再多謊言,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也只會是不堪一擊。外交部駐港公署的回應說得好,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自由從來不是無邊界、無約束、無底線的。香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新變化,進入了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正是因為那些別有用心者已失去了打砸搶燒的「自由」,失去了衝擊立法會的「自由」,更失去了勾結外部勢力反中亂港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