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近日,海軍遼寧艦、山東艦雙航母編隊完成遠海實戰化訓練,安全返回母港。圖為遠海實戰化訓練期間的山東艦。
在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訪港前夕,中國海軍6月30日公布,海軍遼寧艦、山東艦雙航母編隊,圓滿完成遠海實戰化訓練任務返港。這是繼去年雙航母編隊首次在南海聯合訓練之後,首次赴遠海實戰化訓練,其間轉戰黃海、東海、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
是次訓練內容覆蓋了偵察預警、防抗打擊、對海突擊等多項極富實戰意義的科目,並首次組織互為條件、互為對手的實戰對抗,同時有效處置外軍艦機跟蹤監視,專業穩妥應對,為未來懾控太平洋態勢、掌握戰場主動權,打下了重要基礎。\馬浩亮(文)
2024年10月,遼寧艦、山東艦首次在南海組織進行了雙航母編隊聯合訓練。而6月30日公布的訓練,則是首次的實戰化聯訓。雙航母編隊轉戰黃海、東海、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堅持實戰實訓、聯戰聯訓、體系練兵,完成偵察預警、防抗打擊、對海突擊、對空防禦、艦載機跨晝夜戰術飛行等多科目研練。
雙航母編隊此次都派出「頂配」陣容,即「航母+055型萬噸大驅+052D型驅逐艦+054A型護衛艦+901型綜合補給艦」,這幾個型號都是相關艦種實力最強、技術最先進的型號。每艘航母各配備2艘055型,山東艦率領延安艦和遵義艦,南昌艦和無錫艦則拱衛遼寧艦。
兩艘4.8萬噸級的補給艦查干湖艦、呼倫湖艦,也分別伴隨山東艦、遼寧艦前出,並在此次遠海訓練過程,採用橫向纜索補給、直升機空中垂直補給,為航母編隊提供了充足的後勤保障。
穿梭島鏈之間 布控海空作戰網絡
這次演兵西太,同時創造了多項新紀錄。一是訓練海域從近海轉化到遠海,這是未來航母真正發揮作用的「主戰場」。雙航母編隊在第一、第二島鏈之間,互為犄角,相互策應,形成了一張布控上千公里海空的作戰網絡,能夠切斷、牽制外軍在太平洋海域相關戰略節點之間的聯繫,開拓了反介入/區域拒止的新路徑。
二是連續跨域機動,首次穿越第二島鏈,刷新航母最遠航程紀錄,檢驗了航母編隊的行動能力、裝備性能、技術狀態,也熟悉、適應了更多陌生海域、航線,以及各種複雜水文、氣候、海況。這些亦是關乎航母編隊戰鬥力的關鍵要素。
體系對抗演練 最大限度貼近實戰
三是首次聯動相關軍兵種兵力,互為條件、互為對手,進行體系對抗演練。對抗,是軍事訓練之中最大限度貼近實戰的高級形式。通過抵抗,實際檢驗各項方案預案,不斷研究豐富戰法戰術,查漏補缺,提高臨機指揮調度能力。可以說,此次雙航母編隊演兵西太,充分體現了堅持戰鬥力標準、訓戰一體化的鮮明導向。
此次雙航母的首要訓練科目是偵察預警。在空警-600尚未正式服役的情況下,航母目前主要的空中預警力量是直-18J預警直升機,每艘航母各搭載4架。直-18J最遠可探測250公里範圍內的海空目標,而對超低空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探測距離約150公里。由於其最大升限可達9000米,有效彌補了航母、驅護艦上的艦載雷達對中低空目標探測距離的不足,能夠及時為航母編隊提供預警信息,組織攔截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