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阮國恒指出,中小企如遇到不合理要求提早還款,可尋求金管局協助。\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本港經濟溫和復甦之際,中小企的經營環境卻再度備受關注,部分商界人士更將矛頭指向銀行,認為銀行有「收緊信貸」或「落雨收遮」之嫌。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當局一直要求銀行在審慎風險管理的原則下盡力支持中小企,自今年3月公布支持中小企九項措施以來,金管局暫時未有接獲有關不恰當要求提早還款(俗稱call loan)的投訴個案,呼籲需要尋求協助的中小企與局方聯絡。金管局短期內亦會成立專責小組,跟進求助個案。\大公報記者 楊慕輝
據統計數字,截至2024年3月份,本港的中小企數目逾36萬家,佔本港整體企業數目約98%,合共僱用約45%的私人市場勞動力,是重要的經濟支柱。阮國恒表示,一直要求銀行盡力支持實體經濟和中小企的發展及升級轉型。
最新一輪支持中小企的措施,是金管局聯同「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於今年3月份推出的九項措施,當中包括:銀行承諾即使抵押物業價格下跌,按揭貸款的借款人若能繼續如期還款,並不會要求他們提早還款(call loan)。
阮國恒表示,月初曾與地產代理聯會代表會面,聆聽他們對銀行按揭貸款業務的意見。
未償還按揭貸款微升
他說與會代表曾提及不少特殊情況,質問「為何銀行會這樣處理?」阮國恒指出,部分與會人士很快便跳入銀行「收緊信貸」和「落雨收遮」的結論,不過,如果從今年上半年的按揭統計數字看,他坦言「看不到」。
根據金管局數字顯示,銀行在今年3月、4月和5月新批出的住宅按揭貸款額分別按月上升6.2%、52.4%和8.8%。隨着成交量減少,6月則按月減少22.5%。整體而言,上半年未償還按揭貸款金額仍錄得輕微升幅。
中小企貸款業務方面,無論是根據金管局自己所做,或者委託生產力局的調查,結果都顯示在最近三個月,同意中小企貸款總量沒有改變的受訪者佔絕大多數(約92%至93%)。
對於有聲音指部分銀行近期降低了物業估價,阮國恒認為這是市場「迷思」之一,主要原因是現時沒有任何本港銀行會自己主動做估價,而是參考市場上兩至三家估價行提供的資料,故銀行降低物業估價也無從說起。
儘管如此,阮國恒同意或有部分個案需要金管局介入「幫手」,例如若有銀行聲稱不是追收差價,同時卻要求客戶不停向銀行提交或補充這樣那樣的資料,目的是「令客戶覺得難受」,他同意屬於不合理行為,如果收到投訴,金管局會跟進,不過前提是中小企必須先向金管局舉報這些不合理做法,才有望將問題解決,否則只會停留在互相指責層面。
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監理)朱立翹補充,為進一步支持中小企,金管局將於短期內成立一個專責小組,冀有助加強業界與商界之間的溝通、向銀行收集更多數據,以及方便中小企一旦遇有疑問或查詢時可透過小組跟進。
不宜妖魔化call loan
阮國恒續指,銀行在特定的情況下,call loan是合適的風險管理措施,認為不應該將call loan「妖魔化」,因為銀行需要確保存款人的資金得到充分保障。
阮國恒補充說,個別個案如果出現償付困難,而經過重組債務或銀行協助一段時間後,情況仍沒有改善,銀行按照審慎風險管理原則採取行動,將有效保障存戶利益和銀行體系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