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要闻推荐 > 正文

2025施政報告 旅遊篇/發展高端遊艇旅遊 增600泊位

時間:2025-09-20 10:06:34來源:大公報

香港擁有天然地理優勢,有條件成為亞洲遊艇樞紐。圖為西貢白沙灣。/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政府持續推動本港高端遊艇旅遊發展,在新一份施政報告,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將與內地商討「港艇北上」和「北艇南下」的便利措施,推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繫統建設,並對所有訪港遊艇放寬要求,包括來港前毋須在私人遊艇會或碼頭預留泊位,可在香港水域自由航行,同時海事處也可通過今年內將設立的監察繫統掌握船隻路徑,確保航運安全。

  團結香港基金建議,可設計「海上+陸上」的聯程旅遊產品,例如讓郵輪或遊艇旅客便捷轉往「生態+旅遊」或「深度遊」目的地,創造更高價值的旅遊體驗。

  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李家超表示,香港擁有1180公裏海岸線和263個島嶼,有優勢成為亞洲遊艇樞紐,政府將優化遊艇產業配套,推廣高端遊艇旅遊,包括推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繫統建設,與廣東省政府商討「港艇北上」和「北艇南下」的便利措施。

  李家超表示,將會放寬對訪港遊艇要求,並設立遊艇動態監察繫統,容許訪港遊艇毋須在私人營運的遊艇會或碼頭預留泊位,於香港安全有序地自由航行,以及在政府指定水域範圍內錨泊,「可以自由在香港水域去享受香港不同的地方,但海上安全是重要的,這方面我們有一個自動識別繫統,會監察到每隻船的路徑,我們這方面執法,能夠確保航運安全,我們絕對有信心。」

  放寬訪港艇要求 加強監察

  政府消息人士指,隨着訪港遊艇增多,兩地在遊艇的合作空間增大,現時可能因兩地船員要求不同等問題,兩地遊艇互訪時有不便,希望未來商討更多便利措施,有助兩地船員合作及加強監察和執法等。消息人士透露,訪港遊艇在安裝監察繫統後,海事處可識別船隻位置,只要訪港遊艇在來港報關時,向海事處提交已安裝繫統的相應資料,便可放寬在港航行要求。

  政府亦將提升電子業務繫統,容許訪港遊艇提前一站式提交入境資料,以便相關部門進行預先審核。消息人士表示,現時遊艇須在訪港24小時前向海事處申請,船上人員資料須於到港後報備,預計未來所有船隻和人員資料可一次性在一站式電子平台上提交。同時,政府將授權內地相關機構,為當地船長進行考試及提供短期培訓課程,便利內地訪港遊艇船長獲得在香港水域航行的資格,並適時拓展至海外地區推行。消息人士稱,現時船長只有在港通過考試才能駕駛船隻在港航行,故很多訪港遊艇可能會聘請本地代理,又透露未來獲授權的內地相關機構不會只限於大灣區城市。

  政府預計增加約600個遊艇新泊位,涵蓋前南丫石礦場、香港仔避風塘擴建及紅磡站臨海項目。並推進「機場城市」遊艇港灣建設,額外提供超過500個泊位,包括可容納80米以上超級遊艇的泊位。消息人士指,現時海事處正研究為訪港遊艇在南區、西貢等地設專用泊位。

  旅發局主席林建岳表示,遊艇旅遊是全球的新興產業,擁有巨大經濟發展潛力,可吸引高端旅客來港,同時加強與大灣區城市聯繫及合作。他又說,若配合政府推動「盛事旅遊」及「生態旅遊」發展,如推動特色地方主題深度遊等,提供切合遊客旅遊習慣及喜好的體驗,將可以「全方位擦亮香港旅遊的金漆招牌」。

  倡海陸聯程加強旅客體驗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建議,應將海上交通與陸上景點無縫對接,設計「海上+陸上」的聯程旅遊產品,例如讓郵輪或遊艇旅客能便捷地轉往「生態+旅遊」或「深度遊」的目的地,創造更高價值的旅遊體驗。

  銀禧國際旅遊有限公司銷售營運總監李詠姿向大公報記者表示,現時部分位置包括南丫島礦石場周邊泊位,可能無水電接駁及缺乏接駁艇等,希望政府解決配套不足的問題;並建議為有意向北上的本地船長,推出北上內地的配套培訓課程等,增強兩地交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