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多年來堅持到內地舉辦音樂會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將撥出逾1.5億元,支持香港藝術家到大灣區參與演出及創作,並舉辦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向「創意智優計劃」註資5億元,支持創意產業。通過進一步推動大灣區內文化藝術交流、呈現更多優質文化和演藝項目,推動香港建設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業界不約而同地表示,期盼能夠更多地參與同內地及海外的文化藝術交流。
大公報記者 徐小惠、劉毅、顏琨
昨日發布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到,香港將成為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的主辦城市,政府將撥款2000萬元以舉辦該藝術節,預計將有5000名本港及內地藝術家和藝文同業參與,並會吸引14萬名觀眾;同時建議自下一財政年度開始的5年,一共撥出1.35億元,支持香港表演藝團和藝術家到大灣區參與演出及創作,預計每年將有1000名本地藝術家參與,吸引4萬名區內觀眾。
對此,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林玥彤相信,這些措施將為本地表演者拓展舞台,尤其能為中小型藝團提供更多展演和合作機會。除此之外,她亦希望能夠提供足夠機會給演藝技術人員和藝術行政人員等進行研討和經驗分享。
形成有效交流模式
香港中樂團行政總監錢敏華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非常開心能看到政府財政預算案中提及培育人才。在她看來,香港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文化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推動。財政預算中提及將撥款1.35億元用於藝術家、藝術團體的交流,能夠吸引更多內地、海外藝術家和團體來到香港,將會形成有效的藝術交流模式。
香港話劇團回應道,十分歡迎政府的撥款計劃。疫情期間,香港話劇團也沒有中斷與內地的演出合作,譬如《最後晚餐》普通話版、前年曾在廣州放映《玩轉婚前身後事》,候任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潘惠森應邀出任去年12月的「桂林藝術節」藝術委員會成員等。劇團現正在籌備節目,待合適時間便會再次重啟內地巡演與合作。
非凡美樂總經理和合唱總監梁笑君亦表示:「此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少人轉行,現在出台的相關政策,可以帶動整個行業的蓬勃發展。」她說自己的藝團已經做好了前去大灣區其他城市演出的準備,「除了政策扶持,香港還有高鐵,去大灣區演出,即日便可來回,如同從上環到屯門,這是很可能的事。近幾年,大灣區有很多新建的表演場地,我們都沒有去過,也很期待未來能夠成行。至於演齣節目方面,為了拉近與內地觀眾的距離,我認為可以做多一些可以反映香港本地文化風味的歌劇節目。」
鼓勵跨界跨領域合作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在涉及創意產業方面提到,政府將向「創意智優計劃」註資5億元,支持香港創意產業的發展,鼓勵更多具創意及文化底蘊的跨界別、跨領域合作項目。「創意智優計劃」於2009年推出,截至去年9月底已撥出近23億元資助創意業界在本港和外地舉辦約650個項目,約1.3萬家中小企受惠,創造近3萬個職位和超過8萬個培育機會。林玥彤認為,跨媒介創作是創意產業的大勢所趨、利潤可觀,為原創作品開發衍生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包括鼓勵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內容,或者為影視音內容發展周邊產品等)亦可形成豐富的產業生態。
此外,本次的財政預算案中還提到,將支持本地電視台與內地或亞洲團隊聯合製作綜藝電視節目,提升香港流行文化的影響力;計劃亦會資助香港設計中心及貿發局的旗艦活動及培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