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記者從新疆克孜爾石窟研究所獲悉,克孜爾石窟景區今年前10月參觀遊客已突破25萬人次,大幅超過往年。
克孜爾石窟。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克孜爾石窟開鑿於公元3世紀末,是中國歷史上開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位於拜城縣木扎提河北岸的明屋塔格山斷崖上。石窟群依山勢走向分成4個區域,已編號洞窟349個,其中三分之一的洞窟形制較完整、壁畫遺存較多。
克孜爾石窟的遊客多是慕壁畫之名而來,這裏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壁畫上,記錄著佛傳、本生故事,也記錄著當時人們的勞動場景和生活習俗,還有反映西域風光的山川河流、飛禽走獸等畫面。克孜爾石窟的存在實證着古代佛教在新疆地區的傳播和盛行。
2020年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後,克孜爾石窟研究所持續提升着克孜爾石窟景區的旅遊服務配套設施。目前景區對外開放洞窟是位於谷西區的6個洞窟:38窟、34窟、32窟、27窟、10窟、8窟。
秋日的克孜爾石窟景區因為植被豐富而多彩,從景區大門通往石窟的景觀大道兩旁,有金色的胡楊、挺拔的白楊、搖曳的蘆花以及綴滿果實的沙棗樹,綠化帶裏還有各色的非洲菊、金光菊、波斯菊,這讓參觀石窟的遊客在景區又多了一重收穫。
福建遊客胡言瑜夫婦在沙雅縣看過胡楊林後來到克孜爾石窟景區,「十月的南疆太美了,我們希望這一次體驗秋日新疆能有滿滿的收穫,所以看過胡楊林後又來看文化遺產,克孜爾石窟是一定要來的地方。」胡言瑜說。
「今年截至目前景區到訪遊客人次已大幅超過往年,人流高峰時間集中在今年6月、中秋國慶假期、10月,最高一天達到近3000人次。目前正逢胡楊觀賞的最佳季節,去沙雅縣、輪台縣看胡楊林的遊客增加,也為相鄰的克孜爾石窟帶來了一定的遊客量。」新疆克孜爾石窟研究所所長李慶明說。
克孜爾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所以景區內實行分時段預約進入參觀。「我們將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滿足各地遊客的遊覽需求,現在景區內設有專業的講解員、引導員,能夠較為完整、高效地為遊客提供講解。」李慶明說,接下來景區將陸續在飲水設備、旅遊公廁、數字化展示等方面做服務提升,進一步守護好、展示好、利用好世界文化遺產。
資料來源:石榴雲/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