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
自治區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暨第十一屆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周
主會場系列活動
在阿勒泰地區富蘊縣舉行
文物主題為「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自信自強」
非遺主題為「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促進可持續發展」
新疆文化和旅遊廳(文物局)及阿勒泰地區行署相關領導出席活動並分別在啟動儀式上致辭。
2023年新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片展現了近年來新疆文化遺產事業取得的優異成績。
可可讬海主會場活動包括
啟動儀式、視頻展播、特色展覽
文物文創集市、非遺集市、公眾互動等內容
在啟動儀式上,新疆文化和旅遊廳為2022年度「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新疆文物新媒體傳播精品推介項目」「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2022年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2022「新疆非遺年度人物」等獲獎代表頒發證書,為第二批自治區級「非遺集市」授牌;同時舉辦了《國寶裏的新疆》(第二季)首播儀式、《帶你走進博物館—和田地區博物館》圖書首髮式。
此外,現場還展示了阿勒泰地區六縣一市非遺項目表演,展出「考古揚自信 化雨潤華章」近年新疆考古成果集萃圖片展、新疆文物文創集市、非遺集市等,遊客邊走邊看,感受文化遺產的魅力。
下面一起回顧活動現場精彩瞬間
2022年度「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
本次活動
頒發了2022年度
「全國行業職業技能大賽—
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證書
共兩人獲獎
他們是
石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館員,主要從事青銅器、鐵器、金銀器等金屬類文物的保護修復研究工作。在專業刊物發表文章6篇,曾參與國家級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兩項,自治區級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四項。編寫文物保護修復項目方案7冊。
周智波,就職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爾石窟研究所石窟保護研究所,文博副研究館員(副高)。自參加工作以來,主持或作為現場技術總負責、技術骨幹參與十余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修繕項目。曾獲金屬文物修復師項目三等獎。
「新疆文物新媒體傳播精品推介項目」
新疆文化和旅遊廳頒發了
「讓歷史照亮未來—
新疆文物全媒體傳播作品(新媒體)推介展示」證書
「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
為20名「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
頒發證書
2022年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
為2022年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
入選單位代表頒獎
經統計,我區縣級認定的非遺工坊有66家,年銷售額超過3萬元的非遺工坊產品74個,各地(州、市)推薦的非遺工坊典型案例7個。經評審和公示,新疆3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成功入選。
1.庫車大饢:將幸福收入「饢」中(庫車大饢非遺工坊)
庫車大饢作為庫車飲食文化重要部分,是勤勞、智慧的庫車人民在多年的生活、生存環境中創造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飲食文化中的結晶。
2.民族樂器:彈撥就業增收的美妙樂章(墨玉縣喀爾賽鎮巴格其村樂器製作非遺工坊)
和田墨玉縣喀爾賽鎮巴格其村樂器製作是以製作民族樂器和木雕手工藝產品為主的非遺工坊,由祖傳民族樂器製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買合木提·夏克於2012年創立。
3.柯爾克孜族刺繡:「綉」出錦繡前程(阿克陶縣柯爾克孜族刺繡非遺工坊)
新疆一行文化藝術學術中心於2019年7月在新疆阿克陶縣設立柯爾克孜族刺繡非遺工坊,以刺繡非遺工坊為平台助力精準扶貧,針對以祖拉伊喀·玉散為代表的柯爾克孜族刺繡傳承人和優秀刺繡藝人開展系列刺繡技能提升和創新設計培訓班。
2022「新疆非遺年度人物」
現場播放了「新疆非遺年度人物」宣傳片
新疆文化和旅遊廳
為10位2022「新疆非遺年度人物」頒發證書
01 江努日·圖日乾巴依
男,柯爾克孜族,瑪納斯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師從祖父,通過閱讀著名瑪納斯奇居素普·瑪瑪依的史詩文本、現場演唱觀摩,不斷提高自己的演唱技能,能用多種曲調說唱瑪納斯。
02 玉素因·亞亞
男,維吾爾族,刀郎木卡姆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958年開始從藝,能夠演奏刀郎艾捷克、刀郎熱瓦甫、卡龍、達普,其中最擅長演奏達普,能夠完整唱奏九套刀郎木卡姆。
03 艾力亞斯·尕依提
男,維吾爾族,維吾爾族刀郎麥西熱甫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生長在刀郎麥西熱甫世家,受家族熏陶從十幾歲開始學習刀郎麥西熱甫,酷愛麥西熱甫表演藝術,較完整地掌握了刀郎麥西熱甫的舞蹈規律,尤其擅長即興表演,是現有刀郎麥西熱甫藝人裏面為數不多的舞蹈家之一。
04 斯蘭別克·沙和什
男,哈薩克族,馬皮滑雪板製作技藝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師從父親,完整掌握馬皮滑雪板的製作技藝。
05 艾依提·依明
男,維吾爾族,維吾爾族樂器製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掌握維吾爾族樂器鑿、雕、刻等每一道工序,樂器選材嚴格、工藝精細,既堅持傳統工藝手工製作,又大膽創新。
06 滿都來
男,蒙古族,江格爾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自幼跟隨外公學唱江格爾,後師從江格爾國家級傳承人夏日尼曼,掌握和說唱江格爾20多章。
07 格吐肯
男,錫伯族,滿文、錫伯文書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自幼酷愛書畫藝術,長年臨池不輟,在繼承了傳統書法的基礎上開創了錫伯、滿八種隸屬字和章草,完善了錫伯文、滿文正、草、隸、篆書法體系。
08 懷勇
男,漢族,麵塑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潛心研學傳統麵塑藝術,創新原有技藝、傳播、推廣方式。在全疆開展麵塑進社區、進校園,與烏魯木齊市8所小學、幼兒園合作,通過麵塑引導孩子動手創造,領略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09 黨韞
女,蒙古族,塔城地區非遺中心主任,研究館員。2006年從事非遺保護工作至今,帶領團隊對塔城地區非遺進行全方位保護,深入牧區開展普查,收集非遺線索1027條;主持、指導5縣2市成功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14項,自治區級非遺項目45項。
10 王江
男,漢族,民族文化的記錄者和推廣者。精通意大利語、英語、維吾爾語等語言,2010至今,走遍天山南北300多個村鎮,採訪與記錄各民族非遺傳承人,蒐集與整理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資料。
第二批自治區級「非遺集市」
新疆文化和旅遊廳、新疆文博院
為第二批自治區級「非遺集市」授牌
《國寶裏的新疆》(第二季)首播儀式
活動現場舉行了
由新疆文化和旅遊廳(文物局)
新疆廣播電視台聯合拍攝製作的
《國寶裏的新疆》(第二季)首播獻映
《帶你走進博物館—和田地區博物館》圖書首髮式
現場還舉行了
《帶你走進博物館—和田地區博物館》
圖書首髮式
參加活動領導向各地州文博單位代表贈書
《帶你走進博物館—和田地區博物館》由和田地區博物館編著,文物出版社出版,主要從和田地區博物館歷史沿革、珍貴館藏文物、展覽陳列、和田文化遺產、社會教育宣傳等方面介紹了和田地區博物館。
活動現場更有
阿勒泰地區六縣一市非遺項目表演
「考古揚自信 化雨潤華章」
近年新疆考古成果集萃圖片展
新疆文物文創集市、非遺集市等精彩內容
吸引遊客駐足
感受文化遺產的魅力
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
展示了新疆豐富瑰麗的文化遺產
讓各族群眾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共享非遺保護成果
資料來源:新疆是個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