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旅遊發展大會召開近一年來,新疆紮實推進文化潤疆,深入實施旅遊興疆戰略,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今年前5個月,全疆接待遊客7270.46萬人次,同比增長34.91%;實現旅遊收入624.79億元,同比增長74.86%。
壯大文旅產業,推動提質增效;加快文旅融合,豐富業態產品;一業興百業旺,賦能鄉村振興;融入日常生活,倡導現代文明……新疆旅遊業日益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朝陽產業,各族群眾增收致富的惠民產業和展示新疆團結穩定、和諧幸福、生態良好的明星產業。大美新疆敞開懷抱,擁抱八方賓朋。
朝陽產業生機勃勃
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文化產業招商大會暨合作簽約儀式上,發布了一個重磅消息:今年首次設立的「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首屆新疆展」將落地喀什,並於6月21日—25日與「第十三屆中國新疆喀什·中亞南亞商品交易會」在線下聯動舉辦。「喀交會」與「深圳文博會首屆新疆展」將打造成全疆乃至國內、國際知名品牌展會,全面展現新疆文化和旅遊產業新風貌。
匯聚海量展商和專業觀眾的文旅展會,不斷引入新的產業資源,產生更多消費場景空間,放大着旅遊經濟外溢效應。今年4月,2023新疆文化旅遊產業交易博覽會暨新疆第四屆春季旅遊博覽會,達成意向交易20.7億元,吸引了數智文旅、景區裝備、遊樂設備、景區營地等280餘家企業、1000餘家客商參展;去年底,在第十八屆深圳文博會上,「新疆是個好地方」文化和旅遊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專場推介會現場簽約3個重點項目,簽約額124億元;第十六屆新疆冬季旅遊產業交易博覽會,達成合作意向的文旅項目共有27個,簽約額達110.28億元……

5月10日,《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是個好地方》部分演職人員「快閃」廣州塔。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姚剛 攝
充分展示新疆文旅融合發展新成就的同時,在大型展會平台上,新疆文旅行業獲得新的發展契機和新的思路。而一次次精彩的亮相,也是新疆文旅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實力不斷增強的體現之一。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打鐵還需自身硬。「新疆旅遊要更好更快發展,還需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和功能完善。」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認為。新疆從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品質、構建「快進慢遊」全域旅遊交通體系等入手,打造「坐着火車遊新疆」系列品牌,推進公路「景區景點通」,健全航空航線網絡。同時,發展旅遊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實施精品項目建設工程,建設一批世界級旅遊景區,推動旅遊多業態融合發展。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資源開發處副處長周皓介紹,全疆各地圍繞冰雪遊、沙漠遊、低空遊等,將精品景區和精品線路作為吸引國內外遊客來疆旅遊、帶動旅遊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實現精品旅遊擴容提質升級,為「新疆是個好地方」品牌增彩。
基礎穩固、前景看好,新疆旅遊業也日益成長為吸引投資的高地。「我們將繼續支持新疆文化旅遊投資集團等龍頭企業發展,積極打造文旅全產業鏈平台。」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產業發展處處長湯文介紹,新疆文化和旅遊金融服務中心正在積極籌建中,吸引有實力的優質企業參與新疆文旅產業資源開發和運營管理。目前,中國旅遊集團、華僑城集團、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京東集團、同程集團、阿拉丁集團等國內知名企業相繼和新疆牽手合作,重大項目不斷落地。新疆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及各地州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紛紛成立,為新疆旅遊資本市場的活躍、旅遊產業的蓬勃發展增添了動力。
惠民產業醞釀幸福
夏日夜晚,新疆國際大巴扎景區的大巴扎美食街,燈光燦爛,人聲鼎沸,紅柳烤肉、酸奶粽子、饢坑肉等小吃的香氣在攤主此起彼伏的叫聲裏飄散,遊客們有說有笑,舉杯共飲,在習習晚風中,享受愜意時光。包括這裡在內,烏魯木齊市打造2個夜間經濟核心區和一批夜間經濟集聚區、示範區、深夜食堂,建成5個自治區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烏魯木齊打造消費聚集區,主推休閑、娛樂,讓遊客和市民感受城市時尚與活力,共享文化和旅遊發展成果。」烏魯木齊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文物局)旅遊推廣與對外交流科副科長海燕說。
一方面,積極打造旅遊休閑城市,讓遊客品嘗「人間煙火」;另一方面,鄉村旅遊發展勢頭正足,帶動更多農牧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增收。
鄉村旅遊在很多地方,已成為鄉村振興的一把「金鑰匙」。各地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將田園變公園,園區變景區,讓遊客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也讓農牧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距和田市中心僅有幾公裏的古江巴格鄉讬萬特根拉村,形成集美食、採摘、踏青、團建、親子樂園等為一體的服務體系,建成兒童樂園、動物科普園、鄉村大舞台、餐飲店等,已有餐飲及各類門面房60多家,直接帶動該鄉245人就業、212戶家庭穩定就業。在阿勒泰市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常常能看到一些身穿綠色服裝或者紅色馬甲的滑雪教練,100多名教練中半數是當地市民和農牧民,一人一個雪季收入少則七八萬,多則十幾萬元。霍城縣蘆草溝鎮四宮村圍繞薰衣草打造鄉村旅遊,目前全村薰衣草種植面積1.2萬畝左右,民宿從2019年的9家增加到現在的38家,還有不少村民從事薰衣草產品加工、銷售工作。
全疆已有農家樂近萬家,其中星級農家樂2000家,特色民宿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出現了一大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鄉鎮、重點村,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等。據測算,新疆旅遊直接從業人數超過30萬人,帶動間接就業約150萬人,其中新增旅遊直接就業約5.41萬人。
除了物質上的富足,鄉村旅遊在加強鄉村文化建設、豐富農牧民精神世界方面,也發揮着重要作用。
草原朝霞,深山風雲,轉場路上,牛羊馬駝……在昌吉市廟爾溝鄉和諧二村文體中心舉辦的攝影展上,吸引了數百位遊客參觀。上百幅攝影作品記錄著鄉村新貌、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展現了村民們生產、生活、保護生態等場景,作品均由該村農牧民拍攝。當地定期在線上、線下開展攝影培訓,帶領牧民在山區、沙漠、村莊進行攝影創作,並進行現場指導,累計培養熱愛攝影的牧民「拍客」70餘名,讓攝影成為該村的一張旅遊新名片。在天山南北,正書寫着越來越多遊客與村民「雙向奔赴」的故事。
明星產業亮點頻頻
2023年中國環塔(國際)拉力賽暨中國汽車越野拉力錦標賽新疆分站賽開賽前一天,恰逢「中國旅遊日」,各地車手、賽車愛好者雲集阿克蘇市。當晚,老街夜市內人頭攢動、座無虛席,遊客在這裏品嘗特色美食、欣賞高空達瓦孜表演。開幕前5天,環塔大營日均接待遊客1萬人次。阿克蘇市各大酒店、賓館以及民宿幾乎全部爆滿。
本屆賽事總裏程達4200多公裏,途經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作為國家體育總局評定的「中國體育旅遊十佳精品賽事」,「體育+旅遊」讓環塔拉力賽的「朋友圈」不斷擴大,通過開展旅遊惠民、農產品展銷、文藝演出、美食節等活動,展現多元旅遊資源,豐富賽事旅遊體驗。

中哈吉三國跨境自駕首發團。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伊犁)提供
新疆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發揮「旅遊+」的綜合帶動作用,在促進旅遊與文化、體育、休閑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中,亮點頻頻。
今年以來,新疆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新疆國際藝術雙年展、首屆新疆文化藝術節、2023新疆文化旅遊產業交易博覽會暨第四屆新疆春季旅遊博覽會等活動;在世界讀書日、國際博物館日、中國旅遊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節點,數百項重要文旅活動陸續舉行;首屆探險旅遊發展大會暨中國探險者大會、獨庫公路通車節、特種旅遊節、新疆國際食品餐飲博覽會暨舌尖上的絲綢之路美食大會、第六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等重點活動,即將有序開展。
帶着優質旅遊資源和精品線路產品、優惠政策等,3月起,新疆文化和旅遊廳組織各地州市文旅推廣人赴廣州、廈門、杭州、南京、上海等地開展文化旅遊推介活動,分別與36家疆外旅行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預計「引客入疆」3000多萬人次,簽約金額1億元。
今年4月下旬,新疆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組織的「百團千人遊中亞」赴哈薩克斯坦首發團從烏魯木齊出發。這是新疆文旅廳啟動的「百團千人遊中亞」活動的一部分。新疆制定獎勵方案、出台獎補措施,鼓勵扶持旅行社、企業積極開拓赴中亞出入境旅遊市場,組織出境旅遊踩線團赴哈薩克斯坦與當地旅遊企業座談溝通、建立合作聯繫,推出一批「新疆+中亞」旅遊新線路新產品。
此外,全疆各地州市積極打造冰雪遊、賞花遊、沙漠遊、低空遊、研學遊、露營遊等優質旅遊產品,紛紛制定「引客入疆」優惠政策、發放文旅消費券、舉辦節慶活動等,激發文旅市場消費潛力。
資料來源:石榴雲/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