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长廊 > 正文

大嘴子遺址文物證稻米遠傳日韓

時間:2021-03-17 09:24:06來源:大公報

  (大公報記者 宋 偉)大嘴子遺址是大連地區青銅時期重要的文化遺跡。其中,第三期文化聚落遺址是土著青銅文化遺址代表。它的發生、發展、衰落具有一定的規律和脈絡,也證明了當地4000年前就有先民漁獵為生。在「大嘴子遺址出土文物展」上展出的130件(套)青銅時代文物,為進一步了解青銅時代北方農、漁、手工業生產提供了新資料,而大嘴子稻米發現的重要意義,還在於為研究中國栽培稻傳播朝鮮半島、日本的路線提供了實物資料。

  大連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旅順博物館、吉林大學考古系等單位於1987年和1992年先後對大嘴子遺址進行了發掘,收穫甚豐,兩次發掘總面積達3505平方米,共發現房址51座,灰坑11個,石牆4道,出土各類遺物約1600餘件。這也是當地發現的內涵最豐富的一處青銅時代遺址。其中,第三期文化距今3300至3100年,遺跡遺物絕大多數出自該期。

  大嘴子遺址所出石器不僅數量多,而且形制多樣,有斧、錛、鑿、鏟、刀、磨盤、磨棒、砥石、網墜、紡輪、戈、矛、劍、鏃等。出土的陶器以罐的數量居多,其他為壺、豆、碗、簋等,其器表多以素面為主。出土的青銅器共兩件,一為戈形器,一為鏃,分別出土於下、上兩個文化層。所發現的糧食雖已炭化,但籽粒飽滿清晰,經有關部門鑒定,認為是粳稻和高粱,這個發現無疑為中國北方農業考古研究以及中國栽培稻的東傳路線,提供了實物依據。而罐裝魚類的發現,則有助於考古研究者進一步了解青銅時代的經濟和漁業生產。

  石器道具種類多

  大嘴子遺址的農業經濟高度發達,具體表現為生產工具數量增加,種類繁多,且形式複雜。遺址共發現石器1115件,其中數量較多的斧和刀又可分為多種形式,並呈現出不斷發展變化的趨勢。比如生產工具棱角分明,刃部鋒利,體態向扁平方向發展,這都是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誌。據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統計,共出土295件石斧和200件石刀,分別佔石器總數的26.6%和18%。

  刀的發展代表農業生產力的大幅提高。大嘴子第一期文化時期,刀發現的數量較少,均為弧背直刃;第二期文化時期,刀發現的數量也少,但出現了斜刃和弧刃;至第三期文化時期,刀的數量達到257件,刀面上分雙孔、單孔、多孔和無孔,刀刃上分直刃、弧刃以及雙面刃,刀背分直背和弧背。刀的種類多樣化,體現了當時農畜業上工具的分工更為細緻。

  經考古專家鑒定,大嘴子出土的石器所用石材大多不產自當地,而是來自30公里以外的金州大黑石周圍。先民將開採的石料打製出雛形或加工成毛坯,再運到大嘴子深加工成器。遺址中出土石器毛坯和大量的磨石、帶窩石,成為這一論斷的有力證據。

  體現農業經濟發展

  稻米等穀物的出現體現農業經濟的發展。在大嘴子遺址第三期文化的房址F3出土了六陶罐的炭化穀物。經鑒定,共有兩個種屬,一種是稻米,一種是高粱或者黍,其年代距今3000年。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劉長江認為,大連地區的氣候適合稻米生長,雖然在大連尚未發現稻米的古代種植田,但在郭家村、大嘴子遺址發現的大量的石質收割農具和穀物加工用具,幾乎可以肯定稻米是大連本地區種植收穫的。

  中國新石器時代和一部分青銅時代遺址出土的稻米標本遍及華南、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就中國東北地區而言,大嘴子稻米發現尚屬首次,填補了這一地區的空白,成為迄今中國發現最北的稻米地點。

  劉長江表示,大嘴子稻米發現的重要意義,還在於為研究中國栽培稻傳播朝鮮半島、日本的路線提供了實物資料。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一般認為,朝鮮半島和日本的栽培稻最初都是由中國傳入。最大的可能是「長江下游─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日本九州─日本本州」這樣一條以陸路為主、兼有短程海路的弧形路線,以接力棒的形式傳播。這中間除遼東半島外,其他各站過去均有稻穀標本發現,大嘴子稻米的發現恰好可補上遼東半島這一缺環。

  陶網墜捕魚效率高

  大嘴子遺址出土了數量較多的陶網墜和骨魚卡,表明大嘴子先民除了利用潮汐撿拾各類海產品外,其漁業經濟已相當發達。特別是在第三期文化時期網墜和釣具的製作朝着制式化方向發展,大大提高了捕魚效率和捕魚範圍。

  當地先民對陶網墜的製作相對統一。大部分陶網墜是專門製作,其表面為橫向刻一道凹槽或刻十字形凹槽。根據不同的捕魚需求,製作相應形制的、規格相近的網墜,以用於近海或遠海捕撈。遺址中石網墜發現數量較少,較陶網墜相比普遍偏大,因此被用於一些專門用途,比如在更深的海域捕魚,以增加漁網的下潛深度。

  骨魚卡兩端有尖,中間有凹槽,這是先民的「釣鈎」。大嘴子第三期文化發現了骨魚卡52件,使用方法是在繫線的魚卡兩端掛上餌料,投入水中,魚吞食後,待其排水時魚卡即橫卡在魚嘴中,從而被捕獲。房址中出土裝魚的陶罐10多件,罐內魚頭和魚骨清晰可辨,由此可知,當時捕獲的魚類資源不僅能夠滿足日常所需,還能將剩餘部分儲存。

  狩獵及馴養動物

  狩獵也是大嘴子遺址人們經濟活動之一,遺址中出土的野生動物遺骸說明了這一點,它們多為小型食草類動物,成為當時人們首選獲取的對象和肉食來源的組成部分。獲取這些獵物的武器種類也十分豐富,主要是弓箭、石矛、石球、石餅、帶石頭的棍棒等。

  隨着糧食的富餘,大嘴子先民還對豬和狗進行馴養。考古學家發現,豬遺骸吻部變短,犬齒退化,其體質特徵與現代豬已無大區別。從豬的死亡年齡上看,大部分是死於成年以上,即10個月至2歲左右。從豬必須飼養到成年以後再宰殺,表明在大嘴子遺址第三期文化時期,養豬業已進入成熟階段。狗出土的骨骼數量也十分豐富,狗在人類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無論在狩獵和護衛都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人類很早就開始掌握馴化狗的本領。

  圖片: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