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长廊 > 正文

中國古墓碑藝術擷英/姜舜源(文、圖)

時間:2020-03-25 09:49:34來源:大公報

清宮舊藏北宋拓《絳帖》(二)《漢蔡邕雅歌帖》/台北故宮博物院

  我國古人大致從漢代起,在逝者特別是德高望重的人墓前立石碑,除標誌墓主之外,更重要是銘記墓主的功業、德行。這應該與中國遠古高山崇拜密不可分。《詩經.大雅.嵩高》:「嵩高維嶽,峻極於天。」巍峨的嵩山,幾乎上摩青天。

  中華先民最崇拜的是天,最尊敬的是祖宗。而高山僅次於天,於是高山就與先賢品格相聯繫。就是《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巍巍高山,引人仰望;高尚品行,令我效仿。高山除了可以表達對聖賢的敬意,還可以表示永存不朽。《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山本身就是磐石,永不磨滅。可見要樹立一座永垂不朽的豐碑,非石莫屬。就如秦始皇《瑯琊刻石》所說,「請刻此石,光垂休明(光耀千秋)。」

  高山崇拜遠早於距今三千年前後《詩經》所在周代。黃帝、堯、舜、禹等中華人文祖先的陵墓都在山上。黃帝陵在陝北橋山,唐堯陵在山西臨汾,虞舜陵在湖南九疑山,夏禹陵在浙江紹興會稽山。

  「古之葬者,不樹不封」

  黃帝大致為距今六千年前,與出土精美玉器的內蒙古赤峰「紅山文化」、浙江杭州「良渚文化」年代相當,屬於原始社會中期;堯、舜、禹大致為距今四千年前後,屬於原始社會後期。以上各時代總體生產力發展水準還很原始,人們主要目標是解決溫飽,沒有厚葬習俗。我國最古老的文獻典籍《周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樹不封。」說上古時代人死後,給遺體多裹一些草,然後葬到郊野,不立墳頭,更不建陵園。稍後成書的《禮記.檀弓》則指出:「有虞氏(舜帝)瓦棺。」當時仍處在新石器時代,相當於現代考古學上「龍山文化」時期,還不能有效地加工木材製作棺槨,而陶器是當時人類所能生產的最高級產品。因此「瓦棺」是可信的。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距今六千年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半坡遺址」中,出土陶甕裝裹的兒童遺體,考古界稱為「甕棺葬」,達七十三處之多,較小的兒童用一個甕,甕口加蓋陶盆,較大的兩個甕對裝;而成人墓一百七十四座,則享受不到這種待遇,只是淺豎穴墓坑而已。這證明《周易》、《禮記》等先秦文獻,對上古流傳至那時的史事的記載決非杜撰。現在所見上述原始社會帝王陵墓,都是後人按照帝制時代厚葬禮制追加。比如舜源峰下舜帝陵並無墓穴,人們只是望山而祭。

  漢魏唐碑 書法楷模

  厚葬是夏代之後流行起來的一種喪葬習俗,秦漢尤甚,墓碑也是在此時興盛起來。其突出文化遺產,是給後人留下隸書標準體「漢隸」。北魏時期留下介於隸書、楷書之間過渡書體「魏碑」,例如《高貞碑》;唐代留下虞、歐、顏、柳等端楷著稱的「唐碑」。他們都是書法楷模。

  如今書法藝術史上所謂「碑」,除墓碑之外,還有秦始皇開始興起的「刻石」文字,例如李斯小篆《瑯琊刻石》、《泰山刻石》,北魏魏碑「龍門石刻」、《高貞碑》;宮殿、樓觀裏的石碑,例如唐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顏真卿《多寶塔碑》、柳公權《玄秘塔碑》。

  墓碑的起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是,棺槨下葬時在墓穴四角立石柱,是碑的前身,碑石上有穿孔,用以安裝轆轤,牽引繩索將棺槨徐徐落入墓穴。以至後來有的墓碑,碑額上還保留圓孔。西漢墓碑上開始刻文字,至東漢碑文大盛。稍後南朝齊、梁時期文學理論家劉勰《文心雕龍.誄、碑》總結道:「自後漢以來,碑碣雲起。」並介紹撰寫碑文內容及書法的名家蔡邕,稱其才思超絕,一時無出其右者:「才鋒所斷,莫高蔡邕。」

  漢隸在漢字發展史上,是從古文字到今文字轉折過程中,承先啟後的字體。魏晉六朝楷書、行書產生並成熟,書法藝術同時登峰造極,至今是中國文字手寫體。

  近年來考古發掘出土了不少秦、漢、兩晉簡牘墨蹟,比碑刻更直觀反映當時書寫面貌,但達不到傳世碑刻書法水平。說明漢碑碑文確實是當時名家所書。有人將漢隸主要歸納如下風格:工穩端莊類,如《西嶽華山廟碑》、《禮器碑》、《史晨碑》、《乙瑛碑》;方勁古樸類,如《張遷碑》、《西狹頌》、《校官碑》;秀麗飄逸類,如《曹全碑》、《孔宙碑》;寬博厚重類,如《衡方碑》、《魯峻碑》;雄放恣肆類,如《石門頌》、《夏承碑》;古拙雄渾類,如《裝岑紀功碑》、《郙閣頌》。

  秦有李斯 漢有蔡邕

  蔡邕(一三三至一九二年),字伯喈,漢末著名學者、文學家、書法家,東漢才女蔡文姬之父。他所作碑文很多,《全後漢文》收錄四十餘篇。清宮舊藏北宋拓古代書法集刻《絳帖》(二),有《漢蔡邕雅歌帖》:「雅歌吹笙,考之六律。八音克諧,蕩邪反正。奉爵稱壽,相樂終日。於穆肅雍,上下蒙福。長享利貞,與天無極。」蔡邕擅篆、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人們將他寫漢隸與李斯寫秦小篆相提並論,分別是秦、漢法定書體的經典作家,當時國家太學儒家經典刻石,均出自蔡邕手筆。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秦有李斯漢蔡邕,中間作者寂不聞。」與劉勰同時的南朝梁武帝書評:「蔡邕書骨氣洞達,奕奕如有神力。」唐朝書法理論家張懷瓘稱其:「工書絕世,尤得八分(漢隸)之精微。體法百變,窮靈盡妙,獨步今古。又創造飛白(飛白書),妙有絕倫,動合神功,真異能之士也!」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記載:蔡邕避難經過江南一帶,讀了文學少年邯鄲淳所作東漢孝女《曹娥碑》碑文,感覺情節不夠曲折。於是在刻石旁作八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前四字與十四歲少女曹娥貼譜,後四字就讓人不知所雲。同時期的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記載,漢末曹操率眾經過《曹娥碑》下,楊修從碑背上見這八字。曹操問楊修看明白未?楊修說看明白了。曹操說:你不要說,待我想想是什麼意思。如此走出三十里路,曹操也有了答案。就讓楊修拿出之前寫下的謎底。楊修說:黃絹,有色的絲,是為「絕」字;幼婦,少女也,是為「妙」字;外孫,女兒之子,是為「好」字;齏臼,受辛(辛辣的食物放在碓臼裏搗爛)也,是為「辭」(辭的異體字)字。連起來就是「絕妙好辭」。曹操寫下的答案也如此。於是感嘆說:「我的才思不及你,差了三十里。」

  《異苑》所記情節是,曹操想不出答案,問幕僚也都莫名其妙。正在江邊洗衣服的一位婦女,說稍後過來的第四輛車裏的人能解。一會兒坐第四輛車的彌衡來了,給出答案是「離合」之義。再看江邊,浣衣女已不見蹤影。大家隱然感覺原來是投江救父的曹娥顯靈。

  《文心雕龍》記載東漢寫碑著稱的還有孔融,他學習蔡邕。包括蔡邕、孔融在內,漢碑甚少書家署名的,只有《西狹頌》文末題記中,有「仇靖字漢德書文」字樣,說明是仇靖撰文並書。他雖沒有蔡邕、孔融、邯鄲淳那樣有名,但文字氣象方整博大,書風疏放跌宕而超邁高華。

  洪武大碑 流落陽山

  後世帝王、達官貴族的墓碑越來越大,安置到陵前神道上,稱「神道碑」。宋宋敏求《長安志》:陝西奉天縣(今乾陵縣)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墓乾陵,「有于闐國所進無字碑」。無字碑不是武則天獨創,泰山就有秦朝無字碑,巨石象徵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在安徽鳳陽、南京、北京、河北遵化、易縣的明清皇陵,是至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陵群。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的神功聖德碑,碑高八點七八米,馱碑的龜趺高二點○八米,碑身石材取自南京幕府山。碑文由他的兒子朱棣撰文,二千七百四十六字,為太祖歌功頌德。永樂帝本來在南京陽山,相中一處空前絕後的超大石材,現存碑身高二十五、寬九點八四、厚四米,重二千六百一十七噸;碑座高八點五九、寬十一點六四、長二十三點三米,重六千一百九十八噸;碑頭高六、寬十一點七四、厚四點六米,重八百六十二噸。怎奈採取後根本無法挪動,至今躺在原地。清乾隆時南京士大夫袁枚《洪武大石碑歌》:「青龍山前石一方,弓尺量之十萬丈。兩頭未截空中央,旁有贔屭形更大。直斬奇峰為一坐,欲負不負身尚卧。高皇(朱元璋)開創氣概雄,欲移此碑陵寢中。大書公德高祖宗,壓倒唐漢驚羲農。碑如長劍青天倚,十萬駱駝拉不起。詔書切責下歐刀,工匠虞衡井中死。……丁丁從此停開鑿,夜深無復山靈哭。牧豎宵眠五十牛,村氓書曬三千穀。材大由來世莫收,此碑千載空悠悠。……」

  康熙神功 五千餘言

  清代皇帝要理性得多。京東遵化清東陵、京西易縣清西陵,順治至嘉慶墓碑,由外及裏依次有:大碑樓裏神功聖德碑,神道碑亭裏謚號碑,寶頂方城上廟號碑。神功聖德碑是前代墓碑或神道碑的延續,清代採用分別鐫刻滿漢文字雙碑制,體量規格基本統一。以清西陵雍正帝泰陵為例,大碑樓內金磚地面中心,是雕刻壽山福海和水中神獸、一點五米高的青白石台基,台基上是大型石雕贔屭(神龜),龜背各馱石碑一通。石碑高達十三點二、寬二點五五、厚○點六○米。四交龍碑帽,碑額篆書「大清泰陵神功聖德碑」。

  清代陵墓大碑樓地位,相當於皇城天安門的地位,樓高二十六米多,重簷歇山頂,平面方形,四角放射線之外,立四尊一組華表。道光皇帝在鴉片戰爭之後被迫割讓香港,按清朝祖宗家法為大不孝,對不起祖宗、社稷和天下人民,從此陵前不立神功聖德碑。而清入關後第二代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為抵禦外國侵略、平定邊疆分裂勢力,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奠定了我們多民族統一國家版圖,守成兼創業,逝世後廟號被尊為「聖祖」,雍正皇帝撰寫了五千多字的碑文,歷數其豐功偉績,頗似如今悼詞的內容。

  (作者為中國歷史文化學者、北京市檔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