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特色旅游 > 正文

「天工意匠」雕塑展剛柔並濟

時間:2019-09-06 08:15:58來源:大公報

  作品《Quarry Cubes》,觀眾可挪動或重置石磚,參與其中 主辦方供圖

  大公報記者 謝敏嫻

  大理石向來是中外雕塑的愛用之材,渾然天成的紋理,自帶水墨畫意境。從大理石到雕塑又經歷怎樣的「千錘百煉」呢?答案或許能在現於中環交易廣場中央大廳舉行的「天工意匠──從自然到雕塑之旅」展覽中找到,二十八件出自雕塑家薩璨如(Cynthia Sah)及尼古拉.貝杜(Nicolas Bertoux)之手的作品,訴說着剛柔並濟的美學。

  黑石作品形態各異

  Cythnia與Nicolas在意大利邂逅,因大理石結緣,合作近二十五年,兩人的公共雕塑遍布亞洲和歐洲,是次展品有不少是這些作品的「濃縮版」。《Aquarium》看似一群游魚,也如風吹水流。Cynthia說,石頭是有生命的,堅硬的質地可造出流動的質感。透過手感觸摸,浮雕牆上的高低起伏像音樂,遠觀之,生動得如畫作。

  Cynthia鼓勵觀眾觸摸雕塑,從堅硬的石材中,藉着細微的肌理及曲線,與之對話。《Black Hole》是這次展出中為數不多的黑色大理石作品,Nicolas戲稱它如磨咖啡的石磨,觀者可以觸摸甚至「玩耍」。當你用手轉動它,將變化出更多不同的形態,寓意宇宙黑洞能量不斷進出和變幻。

  兩人在意大利的雕塑工作室正對着石礦場,《Quarry Cubes》是以一塊塊經打磨的小方磚做成的裝置,還原石礦山的面貌。Nicolas說:「我們從石礦場取材做雕塑,石礦山的形狀也隨之改變。去年我們曾用一千塊石磚表現同一作品,觀眾是參與者,可挪動或重置石磚位置,與其說建設,反而是一種解構。」

  那麼雕塑是怎樣「煉」成的?Nicolas介紹:「通常我們先畫圖,再用黏土或其他材料做出模型,讓委約人可看到作品的可視化。」然而造雕塑是一個關於過程、空間的藝術,無法預測,因此成品有的很接近模型,有的隨靈感而變,並非單純複製模型就完事了。「靈感不是定時定點就會跑出來,有時從科技和工具中迸發而來,有時在交流討論碰撞出來……我們是一整天都在創作。生活本身就是靈感的源泉。」

  藝術是一場「邀請」

  那麼是先有靈感還是先揀大理石?Cynthia笑說這兩種情況都有,不會無端端買二十噸大理石,通常是收到委約后再選購。Nicolas直言逛石礦場已成為他們的日常,有時去散步,有時去徒步旅行,有時帶別人參觀……他們擅於同石頭「交流」,與採石者打交道卻不易。「採石者有不同年齡層,比如我們看中茫茫礦山中某部分大理石,有人喜歡挑戰,會幫你嘗試採採看,有人保守,直說不可能,還要等石頭『生長』」。他們曾遇到心儀的大理石,並立馬向採石者表達意向,價格卻變成雙倍,得到回覆是「若你喜歡,它的價值就變高。」所幸他們二十多年前遇到有緣人,並與之成為好朋友,至今多數大理石都來自那個石礦場。Nicolas憶述:「還記得他對我說:『如果你喜歡用我的大理石做雕塑,對我而言是一份禮物,因此價格只要一半。』」

  「與人對話」始終是他們作品傳遞的核心價值。Cynthia亦多次重複,藝術並非高高在上遙不可及,而是一種「邀請」,讓觀者走近、觸摸和參與。她在意大利生活多年,所看到的是「藝術就在生活裏」,走在路上,腳下的或許就是擁有幾百年歷史的地磚。「文化是從大家而來。不少人認為意大利設計優秀,因為那裏處處皆是藝術,意大利人自小耳濡目染,生活在其中。只要用心思,煮飯、洗碗、寫字就是一種藝術。有人畢生精於此,那何嘗不是一種匠心?」

  該展覽展期至本月十四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