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訊(記者 楚長城)9月19日晚,首屆全國曲藝院團優秀節目匯演在河南省人民會堂開幕,來自全國21個省(區、市)、26家曲藝院團、210餘名演員、27個優秀曲藝節目齊聚鄭州,共同開啟一場為期兩天的曲藝盛會。
首場展演上,9個精品節目精彩亮相,涵蓋好來寶、相聲、四川清音、大同數來寶、京韻大鼓、四川評書、評彈、河南墜子等諸多曲種,既有國家級非遺的「原汁原味」,也有貼近生活的「創新表達」,實現了思想性、藝術性與觀賞性的有機統一。
來自內蒙古鄂爾多斯烏蘭牧騎的好來寶《綠水青山謠》率先登場。隨後,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陳印泉、邢立軍的相聲《兩個快遞員》展現出基層勞動者的樂觀與溫暖。
非遺曲種的「守正創新」成為本場演出的一大亮點。四川省曲藝研究院盧文慶等帶來的四川清音《餘韻在手》,通過對「手」的解讀,創新演繹非遺技藝,伴奏團隊的配合讓這一川渝文化明珠更顯靈動;天津市曲藝團馮欣蕊與夏炎聯袂呈現的京韻大鼓《繁花似錦》,堅守駱派藝術的精髓,藝術地呈現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各具特色的美麗景色;重慶市曲藝團袁國虎的四川評書《三英戰呂布》則以「85後非遺傳承人」的年輕視角,再現了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與呂布激戰的經典場景。
大同市雲海曲藝社柴京海、柴京雲表演大同數來寶《意外中的意外》,通過兩個小人物「藉錢」「還錢」的故事,傳遞了誠信和友善可貴的價值觀;上海評彈團黃海華、陸嘉瑋帶來的評彈《千裏江山圖》改編自作家孫甘露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同名長篇小說,表演者充分發揮評彈說、噱、彈、唱、演之藝術特色,將一段中共地下工作者在危機四伏的隱蔽戰線與敵人展開的生死較量的故事娓娓道來;西安青曲社苗阜、王聲的相聲《說酒論茶》以中華傳統的茶文化與酒文化為主題,讓觀眾在歡笑中感受傳統文化的深邃與美好。
作為東道主,河南省曲藝團的曲藝聯唱《老家河南》最後登場,范軍、袁滿、白軍選等藝術家以河南墜子、大調曲子等本土曲種為底色,唱出「天地之中」的文化底蘊與「老家河南」的深情厚誼,展現了河南「書山曲海」的曲藝實力。
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有58家曲藝院團,其中包括國家級3家、省級14家、市級29家、縣級及以下12家。全國性的曲藝院團匯演是第一次舉辦,目的是為了搭建交流互鑒平台,展示院團優秀創作成果,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促進院團創作表演水平共同提高。
本次匯演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中國曲藝家協會、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承辦。匯演從年初開始面向全國廣泛徵集作品,得到各曲藝院團的積極響應,共收到作品83個,經過專家遴選,最終選拔出27個作品參加匯演。
在本次匯演中,全國21個省(區、市)的26家院團參與,地域跨度大,展現了全國曲藝院團的整體風貌。19種曲藝形式同台,既包括相聲、評彈、快板等大眾熟知的曲種,也涵蓋四川清音、福建南音、廣西文場、粵曲等地方特色曲種,更有好來寶、喇嘛瑪尼、讬勒敖等少數民族曲種,盡顯中華曲藝多元性。參演演員包括22位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28名國家一級演員,代表當前行業較高水平。他們以精湛的技藝讓匯演成為觀賞性與藝術性兼具的盛會,提升了本次匯演的行業影響力與觀眾期待值。
9月19日至20日,27個優秀節目將在河南省人民會堂連續上演。9月20日上午,還將舉行「全國國有曲藝院團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邀請業界專家、院團負責人圍繞創作機制創新、人才梯隊建設等議題深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