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來自中央駐湘新聞單位、省直媒體、港澳媒體等一百多名記者和自媒體達人齊聚懷化大劇院,參加了本屆旅發大會重點觀摩項目原生態田野生活戲劇《擁你入懷》的媒體觀摩專場。
該劇由中共懷化市委、懷化市人民政府統籌,湖南省演藝集團、中共懷化市委宣傳部指導,湖南省演藝文化傳播公司、懷化市文旅廣體局、中共懷化市鶴城區委、懷化市鶴城區人民政府、懷化市城發集團聯合出品,懷化市民族歌舞劇團承製,湖南大劇院、懷化大劇院提供運營支持。
《擁你入懷》以高廟文化、稻作文明為歷史基底,藉助「鳳仙」與「鶴仙」等神話形象,構建出一個充滿東方美學意蘊的視聽世界。全劇通過「春耕、夏戀、秋婚、冬守」四大篇章,講述了侗族青年懷生與瑤族姑娘阿禾相守一生的愛情故事,折射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團結共生的深厚情感聯結。
晚八時許,劇目在霧氣氤氳中徐徐開場,「鳳仙」與「鶴仙」自遠古時空緩緩走來,銜來一顆金色稻種,開啟了懷化歷史文明與愛情敘事,台下觀眾屏息以待,舞台上稻穗與骨笛聲輕輕顫動。
「從一粒稻種講到福地懷化的愛情故事,這個切入點讓我覺得很驚喜。」有記者表示。
序幕之後,春夏秋冬四幕鋪陳開來。
春天,伴隨苗族歌鼟與沅水號子,耕作的人們在梯田中播種,肌膚在汗水下閃爍古銅光澤。小阿禾在花瑤梯田嬉戲,與懷生遠遠相望,童年的緣分如春風拂面;
夏天,花瑤挑花、摸魚、爬花樓、彈牛腿琴與唱琵琶歌相結合,花瑤少女的刺繡技藝成為青春情感的象徵,傳統民俗與現代舞肢體交織,民族韻律與生活美學在舞台上復蘇;
秋天的婚禮場景,侗歌瑤舞、蘆笙踩堂、多耶舞輪番上演,媒公抓雞、隔桌飯、蹾屁股等民俗禮儀被藝術化呈現,既尊重傳統,又賦予現代觀眾沉浸式體驗;
冬天,侗族冬祭、瑤族織錦、苗族古歌構成「雪夜對歌」「織錦傳情」「白頭盟誓」的核心場景,展示愛情的長久與文化的延續。
現場,懷生與阿禾相守一生的愛情故事,也讓不少觀眾紅了眼眶。「愛情在這部劇裏不是抽象的,而是跟農耕、勞作、四季息息相關。」有媒體記者點讚,「《擁你入懷》把浪漫落在了田野生活裏」。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多次出現的白陶罐,以說書人般的口吻串聯故事,幽默機敏又不失哲思,使得不少觀眾被其圈粉。這個靈感源自安江高廟文化遺址出土的「鳳鳥獠牙獸面紋白陶簋」的角色,時而插科打諢,時而冷眼旁觀,以幽默詼諧的語言串聯起整場劇情,令人捧腹。有記者表示,「白陶罐既像遠古文明的見證者,又像一個現代觀眾的引路人,讓觀眾在笑聲與揶揄間,被一步步帶進故事深處」。
除了劇情,《擁你入懷》的舞美與音樂也成為媒體關註的亮點。從古老的骨笛到牛腿琴的悠揚,從挑花針腳的細膩到多耶舞的熱烈,全劇將懷化的山水、人情與歌舞織成一幅立體畫卷。舞台的多媒體投影與實景舞美相互呼應,讓觀眾彷彿置身稻浪翻湧的田野和月色皎潔的山村。
記者註意到,「這不是一場單純的舞台劇,而是一場能讓觀眾與懷化『同頻呼吸』的沉浸式田野體驗」。 從高廟文化的稻作印記到懷生和阿禾的愛情故事,《擁你入懷》讓觀眾在文明的厚重與情感的共鳴中穿梭。白陶罐的詼諧、懷生與阿禾的浪漫,以及舞台上原生態的歌舞,共同構成一段關於歷史、自然與人心的多重記憶。
有媒體代表認為,《擁你入懷》不僅是一部文旅劇,更是一場懷化向世界發出的文化邀約。
該劇在本屆旅發大會首演之後,將作為懷化大劇院的駐場演出常態化落地,成為懷化一張融民族故事、生態理念、藝術體驗於一體的文旅新名片。(文/傅春桂 劉恩琛 圖/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