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訊(記者 楚長城)豫韻新聲傳薪火,守正創新踐初心。中國戲曲學院、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聯合舉辦的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國戲進修班在北京圓滿結業,學術研討會、教學彙報演出等相關活動精彩上演。
此次進修的李派弟子,大多來自基層院團、民營院團和新文藝群體,他們是戲曲藝術的堅守者、傳承者和傳播者,他們長期紮根基層、活躍民間、服務人民,是與老百姓最親近的一支文藝隊伍。
進修班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繫統性全方位教學方式,教學團隊以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繫主任姚志強領銜的學院派名師為主,李樹建本人及多位國內資深藝術家、學者親自授課。在課程設計上,更是匠心獨運,既有唱念做打的精研錘鍊,更增設戲曲傳播學、新媒體運營等前沿內容,旨在全方位提升學員適應新時代的綜合能力。
在為期一個月的線下教學中,二十多位名師名家授課,手把手傳藝,學員們累計完成了二百多課時的各類專業課程學習,觀摩研討十多場,人均撰寫學習日誌兩萬馀字,收穫頗豐。
7月13日,由中國文化報社、中國戲曲學院主辦的「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國戲進修班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來自社會各界的嘉賓、專家一致認為,中國戲曲學院、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聯合舉辦的表演進修班意義重大,這是一次牢記囑託、勇擔使命的合作實踐,是一次名師傾囊、弟子篤行的淬鍊之旅,是一次雙向奔赴、共建共享的生動案例。該表演進修班的學員,以藝術家李樹建的弟子為核心,開創了全國戲劇界名師帶徒與院校結合、共同提升和升華的新路子,其經驗值得全國藉鑒。
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湧泉說,幾十年來,李樹建一心幹事而且干成了很多大事,他總是「不斷折騰,不斷探索」,尤其是在豫劇事業的發展和豫劇人才的培養上,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此次進修班是一個生動的例子,又闖出了一條新路。
談及此次進修班的意義,河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蔣愈紅認為,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與中國戲曲學院開展戰略合作,實現了國家級戲曲教育資源與地方戲曲人才培養需求之間的精準對接,彌補了地方劇種長期以來「重技輕文」的人才培養局限,為地方劇種破解高層次、複合型人才短缺難題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開創性、示範性和引領性。
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尹曉東認為,繁榮發展戲曲事業關鍵在人,此次中國戲曲學院與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聯合辦班,面向基層院團、民營劇團、新文藝群體和流派傳人成建制招生,尚屬首次,意義重大。
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省劇協主席李樹建表示,他將帶領弟子們為河南戲曲事業的發展盡心儘力、盡職盡責、盡情盡義、盡忠盡孝,努力創作出彩作品,為中國戲曲事業增光添彩。
此外,「豫韻新聲傳薪火 守正創新踐初心」教學彙報演出13日晚在北京湖廣會館上演,匯聚了眾多經典劇目選段和精彩表演。多劇種戲曲聯唱匯聚大弦戲、道情、曲劇等;《程嬰救孤》《清風亭上》等經典選段展現豫劇厚重底蘊。
李樹建壓軸演唱《程嬰救孤》選段「無情棍打得我皮開肉綻」,與全體弟子共唱《大登殿》尾聲,將演出推向高潮,彰顯「忠孝節義」四部曲的精神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