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6月出席加州2025年雪花峰會。\法新社;中圖:谷歌宣布延攬AI編程初創公司WindsurfCEO莫漢。\網絡圖片;右圖:谷歌CEO皮柴。\網絡圖片
美國硅谷的人工智能(AI)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科技巨頭谷歌11日宣布,以24億美元(約187億港幣)獲得AI編碼初創公司Windsurf的技術授權和人才,Windsurf創辦人及部分研發團隊員工將加入谷歌負責AI的DeepMind團隊。美媒稱,谷歌這次是從另一個AI巨頭OpenAI手中奪下Windsurf,而硅谷科企如今正四處挖角搶奪AI人才,紛紛開出高薪挖角。
【大公報訊】谷歌DeepMind聯合創始人兼CEO哈薩比斯11日宣布,Windsurf CEO莫漢、聯合創始人Douglas Chen以及多名高級研發團隊成員,將加入谷歌DeepMind團隊。這些從Windsurf跳槽的員工,將在DeepMind專注於代理編程(Agentic Coding)項目,主要負責優化谷歌AI模型Gemini在代理編程、工具使用等方面的能力。谷歌還將支付24億美元,以獲得Windsurf部分技術的非獨家許可。
不過,谷歌沒有收購Windsurf,不持有其股份,Windsurf將繼續作為獨立公司運營,約250名員工中的大部分將留在原公司。Windsurf的業務主管Jeff Wang自11日起接任臨時CEO。
OpenAI談判多月無果
Windsurf成立於2021年,是一家主打AI編程助手的初創公司,用戶毋須掌握編程,只須告知AI意圖,AI程式便能自行完成編程指令,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寫代碼的方式,備受外界看好。美媒指,谷歌的這次交易不僅擴充了自家的AI工程師隊伍,也給AI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OpenAI構成衝擊。
OpenAI在今年5月已開價以30億美元收購Windsurf,這將有助於OpenAI增加新客戶,擴大其產品線。雙方已進行了為期數月的談判,但OpenAI的最大投資者微軟成為交易的「攔路虎」。根據現有合約條款,若OpenAI收購成功,微軟有權獲得Windsurf的所有知識產權。OpenAI不希望微軟獲得Windsurf的AI編碼技術,曾試圖將Windsurf從現有合同中豁免,但遭到微軟反對。谷歌「黃雀在後」,成功拿下了Windsurf。
有分析指出,當前硅谷更青睞類似谷歌與Windsurf這種「人才+技術許可」的收購模式,不直接收購初創企業,而是延攬初創企業人才和購買技術授權,從而避免反壟斷機構的審查。谷歌去年就已斥資27億美元聘請了聊天機器人Character.AI前研究員沙澤爾,並獲得相關的技術授權許可。微軟也曾支付約6.5億美元許可費,聘請聊天機器人Pi的研發公司InflectionAI的大部分員工,包括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頂級AI工程師年薪破千萬美元
包括Meta在內的硅谷巨頭,最近紛紛從競爭對手和初創公司挖走人才。例如,Meta近期成立了「超級智能實驗室」,不僅從OpenAI、Anthropic和谷歌等科企挖走11名AI專家,還以超2億美元的薪酬方案從蘋果公司挖走其AI模型負責人龐若明,引發業界熱議。
《金融時報》指出,AI人才爭奪激烈,科技公司要提供「明星級」薪酬,以留住和招募頂尖人才。據統計,硅谷部分AI工程師的年薪超過1000萬美元,通常的薪酬方案集中在300萬至700萬美元之間。根據薪酬追蹤網站Levels的統計,Meta支付給AI工程師的薪酬介於18.6萬至320萬美元之間,OpenAI介於21.2萬至250萬美元之間。以薪酬中位數來看,OpenAI高於Meta。但是,Meta為挖角頂級人才不惜下血本。但是,也有招聘人員表示,部分研究人員往往更看重團隊領導者的聲譽和工作的質量,而非巨額薪資。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