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至20日,「慈姑歡歌·同舟溇澧」2024年慈利「二端午」龍舟賽活動舉行,以勤奮務實、積極向上的龍舟精神,唱響慈姑文旅融合發展的歡歌
這是展示溇澧文化魅力的慶典
比賽當天,溇澧江畔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隨着裁判員的發令號響,只見龍舟如離弦之箭,劈波斬浪,水面上留下一道道波痕,展現了龍舟隊員們的精湛技藝和頑強拼搏的精神。
澧水兩岸人山人海,他們熱情高漲,揮舞着手中的彩旗,高喊着口號,為選手們加油助威。
現場氣氛熱烈而緊張,每一次鼓點都讓人心跳加速,每一次衝刺都讓人熱血沸騰。遊客們也被這種氛圍所感染,紛紛加入到這場盛大的節日慶典中來。
在五月十五過「二端午」,賽龍舟的傳統習俗,已在慈利傳承了130年,是為了緬懷慈利籍「抗外保台」愛國名將孫開華而興起的傳統遊藝體育活動,也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最初是群眾自發組織的民間賽事,發展到現在已是由縣委、縣政府組織的大型文旅品牌活動,每年吸引數萬遊客群眾遊客來到慈利觀看比賽。
「早就聽說慈利『二端午』龍舟賽」好看,今天一看,果然如此。」來自常德的張先生是慕名來到慈利觀看龍舟賽,深深感受到慈利傳統文化的魅力,表示龍舟賽不僅是一場體育比賽,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展示。通過這場比賽,讓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龍舟文化的內涵和精髓。
這是傳承「龍」的精神的大賽
「我們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在水裡訓練,只求在比賽中取得最好的成績。」此次比賽有來自全縣的36支隊伍分男女兩組同台競技,揮槳劈浪。
值得一提的是,與往年人員青黃不接的情況相比,今年岩泊渡龍舟隊伍裏出現了更多的年輕的面孔,展現出了當代年輕人的青春活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岩泊渡鎮雙合村就有不少年輕人為了參加此次賽事專門請假回村訓練,其中有8名隊員還是從外省趕回來參賽。他們的龍舟隊伍中最小的隊員年僅16周歲,最大的已經有64歲。
一個多月的訓練,他們早已曬脫皮、磨起繭,但沒有一個人退縮。因為在慈利人心中,「二端午」賽龍舟不僅是一項體育賽事,也是深入骨髓的文化印記,更是對中華民族頑強拼搏、愛國的「龍」的精神的傳承。
慈利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李巍表示,要求以勤奮務實、積極向上的龍舟精神展示溇澧兒女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激勵慈姑兒女們團結奮進的創業激情,推動開放務實的慈利,在爭先創優、提檔進位中加快發展。
這是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盛會
慈利「二端午」龍舟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遊客前來觀賞體驗,成了慈利乃至整個大湘西地區文化旅遊的一張亮麗名片。為確保賽事活動能夠順利舉行,在慈利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岩泊渡鎮政府對澧水兩岸的看台進行了擴建硬化,對看台河道進行亮化,新建綜合文化廣場,設置大型高清電子顯示屏對賽事進行實時直播,通過各項籌備工作,慈利縣岩泊渡鎮具備了廣納天下賓朋,喜迎八方來客的底氣。
比賽期間,岩泊渡禾田居商業廣場的美食一條街,吸引了近百名商家設位參展,區域內各式各樣傳統美食和精美小吃將最大限度地滿足食客們的味蕾。
慈利漢戲、陽戲、花燈、土地戲、漁鼓等獨具慈利地方特色的傳統文藝節目也在岩泊渡鎮「二端午」期間粉墨登場,為當地居民和遊客提供了一場場藝術盛宴。
空中飛人、槳板水上等娛樂水上運動的輪番表演,也極大地刺激着在場觀眾的神經感官,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為了進一步推廣和傳承「二端午」龍舟賽,活動還邀請了數名國際友人,並從社會各界招募了多名體驗官來體驗劃龍舟與包粽子活動,並通過慈利融媒等多家媒體平台對龍舟賽事全程同步直播,讓更多群眾通過互聯網就能參與其中。
以水的名義歡歌,以龍的精神競技。近年來,慈利持續聚焦活動舉辦,不斷擦亮文旅品牌,打造出板板龍燈藝術節、「二端午」龍舟賽、鄉村文化旅遊節、溫泉潑水節等品牌文旅活動,提升遊客的參與感和體驗度,為慈利旅遊聚人氣,增流量,轉留量。2024年第一季度,慈利旅遊接待人數為169.42萬人次,期間實現旅遊收入22.35億元,同比增長18.98%,全縣旅遊經濟呈穩定增長態勢。(文/方景千、張馨尹、朱淵 圖/李景林、張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