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調查:內地畢業港生冀加快資格互認

時間:2025-04-26 05:01:39來源:大公报

  圖:「一國兩制」青年論壇昨日在廣州發布《內地畢業港生出路研究》研究報告。

  【大公報訊】記者盧靜怡廣州報道:「一國兩制」青年論壇昨日(25日)在廣州發布《內地畢業港生出路研究2025》研究報告,該報告收回500份有效問卷,調查覆蓋15個省市的79所高校,收回有效問卷共500份。數據顯示,目前在內地就讀的港生已升至約2.3萬人,創歷年新高。然而,港生在內地高校畢業後,面臨着工資待遇、資格互認和信息獲取方面的一些困難。報告指出,選擇留在內地發展的港生,其月薪集中在人民幣5000至8000元區間,而回流香港的畢業生,則普遍可達港幣1.5萬至2萬元,兩地收入落差明顯。

  讀醫學法學經濟最多

  從就業數據來看,受訪者中有逾四分之一仍在待業,其中一半為應屆畢業生。在就業競爭激烈的內地市場,「香港長大」的港生失業率比「內地長大」的高出約4個百分點,尤其以文史、法學等人文社科專業最為顯著。儘管近年來赴大灣區發展的「意願指數」持續上升,較2019年增長18.6%,但報告指出,在實際了解了薪資與租金情況後,最終選擇在大灣區就業的港生卻下降了13.9%。

  醫學、法學、經濟與管理,是目前港生赴內地就讀的三大熱門專業。該報告亦分類進行了調研。其中,醫學專業方面,87%的受訪醫學港生選擇繼續升學。法學專業方面,受訪港生反映內地執業門檻高,資格互認障礙令不少法學港生在內地執業信心不足。經濟與管理專業中,67%的經管港生表示更傾向回港,或選擇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發展。

  難獲內地招聘資訊

  值得關注的是,約七成受訪港生有意加入公務員系統,其中超過一半希望成為香港公務員,原因多集中於高起薪與穩定性。其中有35%的人認為成為任意兩地公務員都可以。相較而言,僅5%的港生明確表示希望投考內地公務員,這也反映出內地公務員較少向港生宣傳,港生對是否可以考取內地公務員、如何提交材料和程序存在顧慮。

  「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何建宗表示,內地畢業港生面臨的最大障礙之一,是求職信息匱乏。「目前缺乏專門針對港生的招聘平台」是不少受訪者的共識。加上大灣區以外地區對港生的宣傳有限,使得許多港生對內地公職申請流程、資格要求等一知半解。他表示,要鼓勵港生留在內地發展,需進一步加快兩地專業資格互認機制,特別是在醫學、法律、金融等關鍵領域。此外,應鼓勵更多港企與香港公共機構到內地招人,縮短信息斷層。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