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 正文

洛陽盆地與河洛地區|徐金星

時間:2020-05-15 16:49:38來源:洛陽日報

  洛陽盆地位於河南省豫西地區,黃河之南。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河洛地區,和黃河文化、中華民族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河南省當下高質量推進「洛陽都市圈」建設,是有充分歷史依據的。

  1 洛陽盆地的歷史淵源

  洛陽盆地,是由崤山及其支脈邙山、熊耳山,嵩山及其餘脈萬安山等圍成的一個盆地。據《洛陽市志·自然環境志》載,洛陽盆地(包括洛寧凹陷、宜陽凹陷、洛陽凹陷3個次級構造單元)介于崤山、邙嶺、熊耳山、嵩山之間,東寬西窄,長約150公里,寬16公里至30公里,面積約4300平方公里。

  很顯然,在洛寧凹陷、宜陽凹陷、洛陽凹陷3個次級構造單元中,和洛陽歷史、文化關係最大的是洛陽凹陷,這也是我們通常說的洛陽盆地,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

  古代所稱的洛陽八關:新安縣城東約一里的函谷關、龍門的伊闕關、伊濱區水泉村的大谷關、汝州市臨汝鎮的廣成關、偃師市府店鎮的 輊轅關、滎陽市汜水鎮的旋門關、孟津縣白鶴鎮的孟津關、孟津縣花園村的小平津關,拱衛在洛陽盆地周圍,使洛陽自古享有「河山拱戴,形勝甲于天下」的美譽,成為歷史上帝王理想的建都之地。

  由伊河、洛河下游沖積而形成的洛陽平原,位於洛陽盆地腹心,主要涵蓋今洛陽市區與偃師市伊洛川地,也涉及孟津縣、新安縣、宜陽縣及鞏義市的一部分。

  今偃師二里頭夏都遺址一帶,地在「自洛汭延于伊汭」(《逸周書》)範圍之內。偃師商城遺址一帶,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載:「商湯受命而王,作宮邑于下洛之陽」,稱其地為「下洛之陽」。再據《晉書·地理志》《大平寰宇記》等所載,晉時「省偃師入洛陽」,即西晉之時,洛陽盆地之內有洛陽縣而無偃師縣。北魏建都洛陽時,亦無偃師縣建置。

  因此,不管從歷史地理層面,還是從歷史文化傳承層面來看,洛陽盆地都是不可分割的,今日偃師市和洛陽市區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2 「三代之居」與「五都薈洛」

  《史記·封禪書》載:「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瀆咸在山東。」文中的嵩高即嵩山;四岳即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恆山;四瀆即長江、淮水、黃河、濟水;山東,指崤山之東。就是說,夏商周三代的都城,都在黃河、洛水之間。而河、洛之間的核心區域,就是洛陽盆地。由新中國成立之后的考古發掘及陝西寶雞出土的何尊銘文等可證,夏代、商代、西周、東周等均曾長期建都于河、洛之間的洛陽盆地。

  在今伊洛平原之上,洛水之濱,大體東西一線,保存了五處古代都城遺址,即夏都斟鄩、商都西亳、東周王城、漢魏洛陽故城、隋唐洛陽城,人稱「五都薈洛」。這五座都城都曾是當時我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凝聚了洛陽盆地、河洛地區的歷史、文化,代表着當時中華文明發展的高度。

  洛陽盆地內的五大都城遺址,位置最靠東邊的是偃師商城遺址,它地處「下洛之陽」,可稱「下洛」;再者,後世人們也稱故洛陽城即漢魏洛陽故城為「東洛」,隋唐洛陽城為「西洛」。下洛、東洛,大體以首陽山為界;東洛、西洛,大體以瀍河為界。(李健人《洛陽古今談》)

  戰國中后期,東周王城又稱「河南城」,東周成周城易名「洛陽城」。秦滅周后置郡縣,東以洛陽城為中心建洛陽縣,西以河南城為中心建河南縣,由此,周之一都二城演變為洛陽、河南二縣。西漢承秦制,沿置洛陽、河南二縣。東漢之后,洛陽盆地內長期沿置洛陽、河南二縣。至金代,廢河南縣,並入洛陽縣,從此不再復置河南縣。

  1955年11月,撤銷洛陽縣,部分轄地划屬偃師、孟津、宜陽三縣。從此不再復置洛陽縣。(《洛陽市志·建置沿革志》)

  3 河洛地區——黃河流域的中心

  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河洛地區,一般界定為:西至潼關、華陰,東至鄭州、開封,南至汝州、禹州,北至安陽、晉南,大體相當於今豫西、豫中、豫北、晉南地區。河洛地區位於黃河中游及黃河中下游交匯地區,正是黃河流域的中心。

  《史記·秦本紀》載:公元前249年,「東周君與諸侯謀秦,秦使相國呂不韋誅之,盡入其國」,「使蒙驁伐韓,韓獻成皋、鞏,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三川郡以境內有黃河、洛河、伊河三川而得名,大體轄有今靈寶市以東、黃河以南的伊洛河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區,略小於今天所界定的河洛地區,治所在洛陽城(今漢魏故城)。

  西漢二年(公元前205年),西漢高祖劉邦改三川郡為河南郡,治洛陽,轄洛陽、河南(治王城)、偃師、緱氏、平(偃師西北)、平陰(孟津東北)、新成(伊川西南)等22縣,大體相當於河洛地區中東部一帶。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改河南郡為河南尹。

  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改洛州為河南府,治洛陽城,是為河南府之始。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河南府轄24個縣:河南縣、洛陽縣、緱氏縣、偃師縣、鞏縣、陽城縣、登封縣、陸渾縣、伊闕縣、新安縣、澠池縣、福昌縣、長水縣、永寧縣、壽安縣、密縣、河清縣、潁陽縣、伊陽縣、河陰縣、王屋縣、陽翟縣、汜水縣等。

  唐之后,宋、元、明、清皆置河南府。清初沿明制,河南府轄1個州(陝州)13個縣;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陝州升為河南省直隸州,河南府下轄10個縣:洛陽縣、偃師縣、鞏縣、孟津縣、登封縣、新安縣、澠池縣、宜陽縣、永寧縣、嵩縣。

  元代置河南江北行省,此為「河南」作為省級區划名稱之始;明代稱河南布政使司,清代稱河南省,沿用至今。

  據邢永川《「河洛」初考》一文稱,在中國25部所謂「正史」中,「河洛」一詞共出現了108次,其中用於地名意義的情況最多,而地名所涵蓋的範圍大小不同,可分為3類:一是微觀的,專指洛陽;二是中觀的,或指洛陽地區,或指黃河與洛河交匯的流域;三是宏觀的,指今天的河南省,甚至可以成為「中原」的替代詞。在河洛文化命題提出至今30多年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對河洛地區的範圍進行了探索討論,其不同之處是所界定的範圍大小廣狹有別,但河洛地區的中心是洛陽盆地、洛陽,則幾乎是所有研究者的共識。

  至於河洛文化圈,朱紹侯先生指出:「河洛文化圈應該涵蓋目前河南省全部地區」,開封、南陽、許昌、安陽、商丘都是「坐落在河洛文化圈內的城市」。

  2009年10月20日,第八屆河洛文化國際研討會在平頂山市召開。研討會的「紀要」指出:「以炎黃二帝為代表的中華人文始祖,包括伏羲、女媧、燧人、炎帝、黃帝、祝融、共工、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嫘祖、倉頡等,他們是中華文明的發軔者,大都出自或主要活動于以河洛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可以說,作為炎黃子孫的中華民族的血脈之根在河洛故土」。

  研討會的「紀要」同時還指出:「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文化、母文化和主流文化。她不但在地望上居於中國諸區域文化的中心位置,而且在整個中華文明的文明體系中,也處於核心位置,對其周邊的三晉文化、燕趙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三秦文化等產生過強烈影響。」

  洛陽盆地、河洛地區乃至中原大地,正是中華民族的血脈之根、文脈之根。以上所引研討會的「紀要」的有關內容,就是最好的肯定和說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