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 正文

楊連專: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需要一場思想轉型

時間:2020-05-14 09:40:55來源:洛陽日報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已經在洛陽人心中形成了一種心理優勢和思維定式。傳統優勢有利於增加自信,但拘泥于優勢,便會束縛手腳,不敢突破,阻礙創新。因此,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需要一場思想轉型,既要發揚優勢,做強優勢,又要不拘泥于優勢,突破傳統優勢,創新現代優勢。

  一、築牢古都文化優勢,破除十三朝古都「迷信」,建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

  十三朝古都是洛陽一張永恆的名片,也是洛陽人心中永遠不捨的情結。但是過分沉浸在曾經的優越中,以過去為榮、以過往為傲,便會保守封閉、不思進取、安于現狀,會極大地限制開放創新。如,當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時,有的人並沒有敏銳捕捉到其中所蘊含的發展機遇,而是仍沉浸在「絲綢之路」東起點的爭論中。其實,「一帶一路」是國家在全球化發展中的戰略布局,和你是不是歷史上、地理上的起點沒有太大關係。十三朝古都的輝煌屬於過去,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才真正屬於自己。

  二、做精牡丹節會經濟,放下洛陽牡丹「包袱」,創新牡丹文化資源

  雍容華貴的洛陽牡丹是洛陽另一張名片,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每年都吸引了大量中外遊客到洛陽賞花,已經成為全國著名的集賞花觀燈、旅遊觀光、經貿合作與交流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經濟文化活動。但是,我們個別地方和部門仍僅僅將洛陽牡丹定位於一年一度的有限的賞花盛會上,定位於對外宣傳上,不去創新發展牡丹產業,用盡洛陽牡丹的優質資源,是對牡丹資源的極大浪費。

  洛陽牡丹作為優質資源,至少包括旅遊資源、經濟資源、文化資源、政治資源、國際交流資源等,我們不能僅僅利用其觀賞價值,即使利用其觀賞價值,也不能僅僅局限在每年一個月的牡丹文化節,而應當放大洛陽牡丹旅遊資源的開發,將牡丹文化節作為沿黃生態旅遊資源的龍頭,構建以牡丹文化節為龍頭的四季旅遊大平台。

  同時,我們還應該梳理與洛陽牡丹有關的人物、影視、詩詞、書畫、傳說、服飾、飲食等內容,創新牡丹文化資源開發,做足洛陽牡丹文創產品。加大對牡丹本身的研究開發力度,創新牡丹的觀賞價值;深入挖掘牡丹的葯用、飲食、保健價值,搶注地理產品標誌,打造系列優質牡丹產品。

  三、夯實裝備制造業基礎,打破傳統制造業局限,構築全國先進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

  新中國成立后,洛陽作為國家第一批重工業城市之一,建立了大量科研院所和工礦企業,生產總值長期居河南第一,聚集了一拖、洛玻、洛礦、洛軸等一大批知名大企業。制造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也是洛陽傳統優勢產業,但是,洛陽這個盡享「共和國長子」美譽的老工業基地,也積壓了高傲、保守、不願創新等意識,導致創新活力不足,發展速度緩慢。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必須摒棄保守、求穩、不敢創新的意識,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着力推動集群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同時,還要引進建設一批現代企業,構築全國先進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

  四、光大河洛文化研究,擺脫河洛文化區域約束,創建黃河生態文明研究高地

  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主流文化,河洛地區是黃河文明的核心和發祥地。但是,基於傳統農業文明所產生的河洛文化與今天高度工業文明所產生的現代文化之間存在着糾纏與衝突。如果不能「跳出洛陽看洛陽、跳出河南看洛陽,以更寬的視野和更大的格局,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快構建現代開放體系」,以博大的胸懷擁抱世界和現代文明,仍然沈醉在狹小的空間和象牙塔般的文化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何以打造?

  所以,在發揚光大河洛文化研究和開發優勢的同時,必須破除區域文化迷信,以更大更寬廣的胸懷創建黃河生態文明研究高地。以更加先進的文化理念,提升洛陽都市圈的輻射力。

  (作者為河南科技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