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洛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洛報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洛報愛立方(河南)出版創意產業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報愛立方公司)承辦,市內外多家文化單位、企業參加的「洛陽城市符號提煉與出版」專家研討會在洛召開,為我市城市文化的出版傳播廣開言路、匯聚智慧。
洛報愛立方公司成立於2019年9月,主要以圖書出版、學前教育、創意文化、合作開發為業務方向。此次研討會圍繞「以出版傳播洛陽」這一主題,針對少兒圖書、文創產品等進行交流、討論。
以洛報愛立方公司「打開洛陽」2020年少兒系列圖書出版計划為議題,與會專家詳細討論了本土少兒讀物相對缺失、閱讀內容與文化傳承關聯等內容。
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趙向穎表示,優秀的本土少兒讀物意義重大,既能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增強閱讀能力,又為本土文化傳承提供了合適的載體。洛陽本土兒童文學雜誌《小百花》創刊40年來,成為一代代洛陽兒童心中的文化符號。他認為,本土少兒讀物研發,難點在於如何將本土文化的複雜內容、深厚內涵通過少兒能夠理解的角度和方式表達出來,「可以通過詩詞文化,以『跟着詩詞去洛陽』系列圖書打頭陣」。
「洛陽市的城市文化資源廣度和深度均位居全國前列,可挖掘開發的產品潛力巨大。」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策划部部長唐靚認為,洛陽是歷史的聖殿、文化的寶庫,這對洛陽少兒成長而言是無可估量的財富。選擇出版本土少兒讀物這個方向,可轉化的文化題材多,也容易被孩子接受。
以武漢愛立方兒童教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百城百景」系列美學套盒文創產品為成功案例,與會專家對洛陽城市符號的提煉範圍等方面展開討論。「無論是歷史故事還是文化景觀,從孩子的視野看,都是靜態的,僅憑講述和觀賞有時會讓人感到枯燥。」洛陽歷史文化保護利用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營銷部副部長張嫻說,隨着洛陽城市旅遊的逐步升級,文創產品早已從過去的旅遊紀念品,發展為以特色文化創意為核心的產品體系。面向少兒群體時,更應體現寓教于樂、激發興趣、提高動手能力等特點。
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館長、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郭愛和建議,要想精准地提煉城市符號,首先要選取能夠代表城市的文化元素,其次要分析這些元素有哪些創意體現方式,最後要研判產品最終的市場接受度。「文創產品在具備商業價值之餘,也須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社會價值。」郭愛和說。
會後,洛報愛立方公司與武漢愛立方兒童教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相關產品合作協議。(洛陽日報記者 李冰)